教育部高教司一位負責人日前在津說,我國電子商務人才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一方面市場需要量大,另一方面每年上萬名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
這是教育部高教司財經政法管理處處長吳燕日前在南開大學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席會議上透露的信息。
作為信息技術成功運用的典范,電子商務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富有活力和前景的新型信息服務業,其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渴求也越來越迫切。為此,教育部2001年批準電子商務作為目錄外專業在全國高校中開設,目前全國已有180所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在校本科生7萬多人,每年本科畢業生多達一萬人以上。
據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企業已達到870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初步估計,未來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我國目前包括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10萬人。人才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吳燕說,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些畢業生在進入人才市場時本應搶手,但事實并非如此。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是47%,這種狀況不容樂觀。
據吳燕處長介紹,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電子商務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方面還存在欠缺,如不同高校在核心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水平方面參差不齊,實踐教學內容缺乏,學生不了解電子商務在企業的實際應用等,在這種情形下培養出的學生很難符合社會對高層次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標準。
為解決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教育部于今年5月成立了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教授陳德人認為,電子商務核心課程應從多角度開發建設,包括能體現信息技術、商務管理和網絡經濟的基礎類核心課程、培養學生系統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專業類核心課程以及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步甚至更有前瞻性的前沿類核心課程三個層次。同時,還應與社會、企業加強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實踐基地,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為企業所需,為社會服務”的電子商務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