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美人魚”雕像不遠萬里送至中國的丹麥館,終于喜獲回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剛五周,擁有“小美人魚”雕像這一“國寶”的丹麥館,參觀人數就突破了100萬人次,比最初預計規模幾乎多出一倍。
“多年來,‘小美人魚’雕像一直是安徒生美麗童話的化身,是丹麥民族和文化的象征。‘小美人魚’雕像來到中國,開創了文化交流的一種新形式。”上海世博會丹麥展區總代表、前丹麥駐華大使白慕申說。
除了在展館建筑和展示領域極力凸顯本國文化傳統和歷史內涵,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的文化演藝活動也成為世界各國在世博會上展現軟實力的一張“國家名片”。在近日舉行的巴西國家館日上,熱烈奔放的桑巴歌舞還原了一場小型的巴西狂歡節,帶領驚喜不已的觀眾幾乎在劇場掀起一場“小地震”;漢堡城市日則把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女子四重奏樂隊與五個小伙子的搖滾組合同時呈現給觀眾,既讓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又表現出多元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會園區,無疑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地民族風情與經典文化的薈萃之地,多元文化既帶來交流和碰撞,也塑造著美好與和諧。人們在這座世博之城中接受著四面來風的洗禮,讓文化滋養城市、文化驅動發展的理念扎根心間。
傳統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根基
在世博會浦西園區一角,有一座以對瓦爿重新利用而聞名的寧波案例館。這座展館的外墻使用了40多萬塊明清時代的瓦爿,如書本一樣層疊摞起,猶如“披”上了一件紋理清晰、式樣別致的外衣。青灰底色中,幾縷暗紅色瓦爿飄浮在上,猶如晨曦中的朝霞清新明媚。瓦爿這一不起眼的廢棄之物,在這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這一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傳承,是由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以及寧波民間的能工巧匠倪良夫等人實現的。“這些年,舊城舊村改造的規模越來越大,大量瓦爿都被當作廢物,無人理睬,甚至成了難以處理的垃圾。實際上,瓦爿里不僅蘊含著歷史和文化,也是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建材,是應該被保護和傳承的民族遺產。”48歲的倪良夫說。
王澍告訴記者,一開始,很多人認為現代化城市不應再有這種傳統的建材和建筑樣式,甚至在農村,新的民居也很少再采用瓦爿。但千百年形成的民族傳統不能輕易丟棄,也不應僅放在博物館中。王澍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以及新農村建設,不能把老建筑都推掉;而把城市里的東西和做法簡單搬到農村,也不可能持續。2003年以來,通過王澍的積極倡導以及倪良夫的大膽實踐,對瓦爿加以重新利用的建筑樣式,重新出現在寧波、杭州等城市。這一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非常鮮明的新型傳統建筑,不僅為人接受,甚至引領了新的風氣。
近日,上海世博會的40名參展方代表來到江蘇鎮江考察。在有一千六七百年歷史的西津渡,矗立著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過街石塔,塔下銘刻著車轍印痕的青石板長街,古棧道上、古渡口邊深厚的歷史堆積層,已被玻璃罩精心保護起來。而建于近代的英國領事館舊址不僅原貌保留,還成為當地博物館的一部分,與館內三萬余件文物共同守望著鎮江歷史。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面積不過0.5平方公里,卻匯聚了兩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繼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優秀保護獎后,鎮江近年來又搬走了農藥、五金機械等工廠,正在將西津渡打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博覽區。
"這里與當今千篇一律的城市相比,是那么的不同。傳統文化是城市的根基,任何時候都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拋棄城市的根。"來自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勒-哈米德·哈桑參觀西津渡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