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將于今天抵達北京,她帶來的是什么樣的信息呢?出行前,她的兩段話頗值玩味。她先是說,有人將崛起的中國視為對手,“但正相反,我們認為,美中兩國可以為對方的成功作出貢獻并從中獲益,雙方可以在共同關心的領域里發展合作,分享機遇。”隨后,她援引中國典故“同舟共濟”來形容美中兩國相互依存的關系,并表達共克時艱的愿望。這給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新任國務卿,希拉里的首次出訪令人關注,尤為矚目的還是其中國之行。《華盛頓郵報》國際版頭條的標題是“中國位于首次出訪的中心”。美國主流輿論也都認為,中國才是希拉里亞洲之行的壓軸戲。
中美兩國關系如今呈現出三大特點:
其一,在兩國經貿關系中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近乎形成了一個“榮枯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美國經濟學家弗格森為此發明了一個新詞,叫“中美國(CHIMERICA)”。現在中美兩國間年貿易額高達3000多億美元,中國成為僅次于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間每天有多達5000位空中旅客飛越太平洋。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曾生動地說:“中美共同利益的紐帶越來越緊密”。
其二,兩國關系的重要性顯然已超出雙邊關系的范疇而越來越具有全球性意義與影響。這在朝核、伊核、反恐、防擴散方面均有體現,在當前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安全與經濟和金融危機方面尤顯突出。人們注意到,在希拉里的隨訪高官中包括奧巴馬新任命的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而且希拉里本人表示將參觀位于北京郊區由中國與美國通用電氣合建的一個清潔電廠。在開發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拓展合作是希拉里此行的一個重要議題。
其三,走過30年兼有陽光與風雨的歷程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一中”問題上形成了共識,對中國的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亦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開始以較為理性、客觀與平和的心態看待中國的崛起。共和黨總統打開了兩國關系的大門,民主黨總統實現了中美建交。克林頓任期內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布什任內美中成了利益攸關方與建設性合作者,并建立起包括戰略對話和戰略經濟對話等60多個對話機制。現在奧巴馬政府透露出來的信息是,美國新政府愿意與中國發展“更為廣泛的”、“積極的、合作性關系”。希拉里行前就表示,她將與中國領導人探討如何提升與拓寬兩國間的高層對話機制。
一般來說,每屆美國新政府上臺后,對華關系都有一個先走向低谷再逐漸回升的曲線。但現在看來,由于兩國關系的平穩發展,由于面臨著諸多共同挑戰,也由于奧巴馬的外交新思維和國務卿希拉里對美中關系重要性的深切了解,中美兩國關系有望避開隨美國政府更迭而波動的怪圈而坐上直通車,實現平穩過渡。(作者李學江 為本報駐美國首席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