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華網倫敦10月4日電(記者黃堃)“海洋生物普查(CoML)”是一個全球性的海洋科研合作項目。它啟動于2000年,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參加,耗時10年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較全面的海洋生物普查。
這次海洋普查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科研人員于4日在倫敦發布了一份較為簡明的海洋生物普查報告、3本匯集普查結果的大部頭書籍和海洋生物分布圖等輔助資料。此外,研究人員在10年里共發表了2600多篇學術文章,平均每1.5天就有一篇文章問世。
科學家們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海洋生物信息庫,勾勒出了迄今最全面的海洋生物“全景圖”。根據普查結果,海洋生物物種總計可能約有100萬種,其中25萬種是人類已認知或已命名的海洋物種。
10年間,科學家共發現6000多種新物種,它們以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居多,其中有1200種已認知或已命名,新發現待命名的物種約5000種。
研究人員據此建立了“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統(OBIS)”,成為迄今最大、最全面的海洋研究數據庫。它整合了世界各國800多個海洋數據庫的內容,現在共有2800多萬條海洋生物觀察記錄,并正以每年500萬條新記錄的速度增長。
首次“海洋生物普查”項目規模龐大,據估計其吸納的全球總投資約為6.5億美元。共有來自全球各地670個研究機構的270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普查,他們為此進行的遠航次數超過540次,在海上度過的總時間超過9000天。
中國海洋研究人員積極參加了本次普查并提供了中國海洋生物數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孫松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在參加此次全球海洋生物普查的過程中,對過去幾十年里收藏的海洋生物標本和相關記錄進行了系統的鑒定和整理,發表了一批論文和專著。他說,中國已有記錄和描述過的海洋物種約有2.23萬種,約占已認知全球海洋物種的十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