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與上海交大國家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究基地聯合編撰的2007年文化藍皮書《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藍皮書指出,盡管中國文化消費總量在“平穩(wěn)增長”,但是與同等發(fā)展水平國家相比,中國文化消費總量過低,居民文化需求的滿足程度不足1/4。
藍皮書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5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支出增長6.26%,占人均消費性支出總額的13.8%,達到1097.5元。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增長19.3%,占人均消費性支出總額的7.16%,達到295.5元。2005年城鄉(xiāng)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總量為8372億元。2006年1~3季度,中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798.32元,全年預計將達11700元以上,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現金收入2761.9元,全年預計將達3680元以上。若按照城鎮(zhèn)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均保持上年增長率計算,再加上人口增長因素和人口城市化因素,可以估算出2006年全國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總量約為9370億元。按照現階段中國城鎮(zhèn)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中教育支出占50%計算,2006年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文化消費總量將為4685億元左右。
一個人均GDP達到1700美元以上的13億人口的大國,文化消費總量在4000億~5000億元之間,這不是一個合理的數字。根據國際經驗,一定的GDP發(fā)展水平,與一定的恩格爾系數,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費支出有相關性。2003年《文化產業(yè)藍皮書》的總報告曾經根據這一理論數值計算,當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恩格爾系數應該是44%,文化消費應該在個人消費中占到18%,總量應該是10900億元;如果人均GDP達到1600美元,恩格爾系數應為33%,文化消費在個人消費中應占20%,實際消費總量應為20100億元。根據這一算法,2005年我國人均GDP就已超過了1700美元,文化消費總量卻只有4150億元左右,與同等發(fā)展水平國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億元以上。換句話說,中國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滿足程度僅僅不到1/4。
中國文化消費總量過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消費層面看,首先是中國城鄉(xiāng)之間特別是不同階層居民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目前中國中低收入階層達到11.5億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費群體,居民收入扣除衣食住行、住房、醫(yī)療、養(yǎng)老和教育準備等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費的收入其實很少,消費能力嚴重不足。其次是目前中國處于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轉型時期,原來由國家統包的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住房等一系列社會福利制度,逐步改革為由國家與個人共同負擔,導致居民收入預期越來越不確定,居民謹慎消費,消費傾向不斷下降。最后是目前文化消費主體素質不高、消費意識淡薄、消費觀念落后,抑制了娛樂性文化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
從供給面看,有效供給不足。中國文化市場開放程度過低,法律法規(guī)建設滯后,管理不規(guī)范,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場機制,最終導致有效供給短缺,真正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尤其缺乏,使得潛在需求得不到開發(fā),已形成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滿足。(蔡繼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