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八月十日電 (艾啟平 喻少柏)在第二十九屆奧運會頒獎臺上,中外觀眾在一次次猶似天籟之音的“金聲玉振”頒獎音樂聲中,見證著一枚枚奧運金牌的誕生。
據了解,北京奧運會頒獎音樂被稱作“金玉齊聲”,由古編鐘原聲和玉磬的聲音交融產生,以形成“金聲玉振”的宏大效果,與北京奧運會“金玉良緣”的設計理念一致。金聲玉振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這段音樂的曾侯乙古編鐘原聲,來自湖北省聲像博物館;而與編鐘相和的玉磬,也是從湖北襄樊大山采集的玉石制作而成。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一九七八年出土于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距今約兩千四百多年,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二至D七,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據湖北省博物館專家介紹,曾侯乙編鐘國寶級文物,不能隨便敲打。一九九七年,經國家有關部門特批,為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天·地·人》時敲響編鐘,并進行了錄音。這段珍貴的錄音資料,被保存于湖北聲像博物館。為創作奧運頒獎音樂,創作人譚盾特地趕到湖北,將古編鐘的原聲錄音資料調出,重新使用了一次。
除使用古編鐘原聲,頒獎音樂還使用了湖北省博物館市場部主任、石樂器制作專家馬業平制作的一套共百余件玉石類樂器,包括石磬、石鐘、石琴和雙音磬。去年冬天,馬業平曾先后三次來到襄樊的大山中,一點一點采集制作樂器的石頭。“我一共采了幾噸石頭,拖回來后進行反復加工,最后調音。”馬業平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