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文化市場與文化產業發展”專題采訪,文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歐陽堅、文化部部長助理丁偉、文化部文化市場司長李雄、文化部文化產業司長劉玉珠、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接受中外記者的采訪。中國網現場直播。
文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歐陽堅
攝影:中國網 曾志
歐陽堅認為,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文化產業迎來難得的四大發展機遇:
第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把它作為先導性、戰略性、支柱性的產業來培育,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了很大的傾斜,為文化產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環境。
第二,現在的很多投資者在看到一般加工制造業急劇下滑、資源枯竭、生態環境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出口又面臨著緊縮,要找新的投資方向,找新的增長點。文化產業這種逆勢而上的特點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和青睞。現在有很多的大型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都紛紛表達對文化產業投資的意向,有些已經開始策劃,有些項目已經開始實施。投資者和大型企業對文化產業的關注,這無疑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帶來了充裕的資金。
第三,由于經濟下滑,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強,也為文化產業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如今年元旦以來,在其他許多消費增幅下滑的情況下,文化產業一枝獨秀,1到3月份平均增幅在17%,其中尤其是電影、圖書和舞臺劇,收入增長都在20%以上。這說明人們對那些能夠帶來歡樂,能夠放松心情、舒緩情緒的文化產品有著強烈的需要和消費愿望,變成了一種更大的市場需求,一種更強的市場動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四,全球金融危機也為我國的文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利的契機。現在全球股票下滑、房市下滑、車市下滑,但是文化類的消費卻有所增長,而且需求越來越旺盛。
國際市場對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產品的興趣也在日益濃厚,這就為我國的文化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合作等形式在境外直接建立自己的生產研發基地,使中國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提供了非常難得的機遇,這是過去無法想象的,將促使我們的文化產業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
他提出了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五項措施:
第一項措施,就是要盡快地培育一批骨干的文化企業,來引領和推動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盡快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力軍、國家隊。他指出,中國的動漫企業數量不少,但是有競爭實力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企業還很少,所以它無法跟國際開展同等的合作、平等的競爭,所以要加快發展。
第二項措施,要建立現代的產業研發和創新基地。通過這些基地的建設,來真正地發揮對文化產業的產品原創、技術研發、產業示范的作用。他指出,現在在國務院的指導下,我們和相關部門在共同改造提升我們的基地,真正打造出能夠對產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的產業示范園區,示范基地。
第三項措施,要探索和建立適應文化產業特點的投融資體系和機制,以此增強文化企業的投融資能力。現在文化企業受到的最大制約瓶頸在于缺乏流動性資金,缺乏戰略投資者,現在要通過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方式,來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文化產業。
第四項措施,要積極探索刺激文化消費、擴大文化需求的新途徑、新舉措。
他透露,一個方面,要改善文化產品的消費條件、消費方式。如正在建設的一個全國票務網絡一卡通系統,就是要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全國的200多個城市實現異地購票、異地取票,便于滿足大家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電影院線和演出院線的建設,使一個院線有幾十、上百個劇場,這樣可以把精品,把好的影片、好的演出配送到這些院線中,讓更多群眾能夠看到。第三方面,文化部正在積極研究探索是否能通過對低收入群體和貧困地區群眾發放文化消費券等方式,來提高他們文化消費的支付能力,以此來刺激文化消費,推動產業發展,來滿足他們文化消費的愿望。
第五項措施,文化部將積極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支持那些有實力的企業收購兼并國外的文化資產,在境外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按照當地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量身訂做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產品,力爭使更多的中國文化產品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來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