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假唱現象愈演愈烈的趨勢,文化部文化市場司5月26日召開打擊和制止營業性演出假唱行為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在打擊假唱行為上做出實效。會議提出建立健全演出行業信用機制和黑名單制度,杜絕演員個人假唱,杜絕舉辦單位以任何理由為假唱提供條件。
為深入貫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弘揚演出市場誠信風氣,2009年5月26日,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召開打擊和制止營業性演出假唱行為視頻會議,北京、上海、江蘇、湖南、四川等省(市)文化廳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假唱現象最早起源于電視文藝直播節目,后來延伸到一些營業性演出現場,近年來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假唱對演出市場的危害不容忽視。一是公然違反《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侵犯觀眾合法權益,也是對觀眾極大的不尊重;二是不利于演出市場誠信建設,敗壞行業風氣,造成演藝界真假不分、虛假繁榮的局面;三是對演員自身的發展危害巨大,導致演員對技術過分依賴,而不注重演出基本功的訓練。雖然從一時看,假唱可以幫助演員在現場輕松過關,但從長遠看對演員的發展不利。四是造成少數所謂知名演員憑借還聲技術而不是實力,一些演員形成了對假唱的依賴,造成依然唱得很好的假象,長期霸占熒屏和舞臺,嚴重阻礙了新一代演員的成長,不利于演藝界的吐故納新。甚至導致演員出場費不斷上漲,這也是當前演出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和演出票價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是導致演出界演藝水平滑坡。
會議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提高對解決假唱問題重要性的認識,要加強對演出市場的檢查,加強對易發生假唱行為演出活動的現場監管,增加對大型組臺演出隨機抽查次數,在打擊假唱行為上做出實效。對假唱行為,決不手軟,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依照《條例》規定對演員及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嚴肅處罰,并及時將查處情況和典型案例報文化市場司,文化市場司將于年底將其納入2009年全國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十大案件之一進行評比;要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健全演出行業信用機制和黑名單制度,杜絕演員個人假唱,杜絕舉辦單位以任何理由為假唱提供條件。鼓勵行業協會設立演出市場打假基金,建立健全假唱舉報獎勵制度,提高舉報人的積極性;要發揮輿論宣傳和社會監督的力量。對存在假唱行為的演員和有關責任方,鼓勵觀眾舉報,堅決在媒體上曝光,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抵制假唱的氛圍,最大程度地擠壓假唱行為的生存空間,為真唱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