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一,著名考古學家、秦兵馬俑博物館原館長。自1974年3月村民打井發現陶俑碎片,陜西省政府受命組建考古隊勘探挖掘兵馬俑開始,袁仲一就是當年的四個考古隊員之一,由此開始了他長達30年的秦俑考古生涯。在袁仲一主持下,許多兵馬俑的重大發現一件一件重見天日。在2003年退休以后,老人仍然時刻關注著秦俑考古工作的每一步進展。
作為兵馬俑系列重大考古發掘的親歷者,在袁老的家里,他向記者講述了兵馬俑艱辛曲折又不乏新奇有趣的過程。
怪物原是撼世文物
在秦始皇陵東側的驪山腳下,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小山莊,名叫西楊村。1974年3月,在那個抓農業、促生產的時代,村民為了抗旱開挖水利設施,西楊村的農民在村南的沙石攤上挖井,偶然發現了陶俑的殘片。當時不知是何物,有人認為是磚瓦窯出的殘片,有人認為是神廟里的瓦神爺,于是很多老太太前來焚香叩拜求福。有人則認為是瘟神,甚至說西楊村的貧困就是這些不祥之物興妖作怪造成的,很多人用鐵釬把陶俑砸得粉碎。一時之間小村莊被攪得沸沸揚揚。
當時臨潼縣晏寨公社(今臨潼區驪山鎮)有位抓農田水利的干部名叫房樹民,恰巧經過此地,他仔細觀察后說:“我看不像瓦神爺,可能是文物?!庇谑撬⒖滔蚩h文化館匯報。縣文化館主管文物的趙康民火速趕到現場,把散失的陶俑殘片集中起來運回文化館內進行拼對修復,并對現場進行了局部的清理發掘。
正當趙康民鉆在悶熱的庫房內修復陶俑時,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從在文化館工作的妻子處聞訊后趕來了解情況。藺安穩曾多次到發現處觀察,認為距秦始皇陵不遠,必然是陪葬之物,并寫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短文,刊發在人民日報《情況匯編》2396期上。這一消息很快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6月30日,李先念副總理做了重要批示:“建議文物局與陜西省委一起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護這一重點文物?!眹椅奈锞峙c有關考古專家迅速趕赴陜西,國家文物局文物處處長陳滋德帶著批示來到西安,會同陜西考古工作者查看秦俑出土現場,并正式委派陜西省組織考古隊發掘。當時考古隊員就由袁仲一、趙康民等四人組成。
兵馬俑的發現看似偶然,其實也存在著必然。因為它埋在地下只有5米深,且規模龐大,只要在此動土就很容易看到兵馬俑。后來發掘過程中在俑坑內發現漢墓6座,近現代墓20余座,古井3眼,大坑1個。這說明歷史上曾經有30余次,世人都曾有機會見到兵馬俑,但每次都與之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