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窩在書店的沙發里,點一杯摩卡,聽聽感興趣的講座或是翻翻書架上的雜志,這般遠離電腦、電視的慢生活,正漸漸被越來越多的文藝青年踐行。與此同時,咖啡廳、圖書館的某些功能也被注入書店的“身體”,以至于有時會對它們的真實面孔產生錯覺。有這種錯覺也不是什么壞事,于是,“潮”書店們在與傳統書店的共存中,邊賺人氣邊賺錢。
單向街
校外課堂 網友力挺
單向街的活動于2006年開始,現在一般會保持在每周兩場的頻率。單向街沙龍策劃曉武表示,股東們最初的想法就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從演講、討論、展覽,再到簽售、紀錄片觀影,幾乎無所不包。我們的嘉賓都是在自己領域有一定權威性的。之前單向街的店在圓明園,來的學生特別多,現在也還是年輕人多,“沙龍的活動性質比較輕松,不同于課堂上嚴肅的教育。”
“這個事情本身是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嘉賓不收錢,聽眾不付費,也沒有任何限制性消費。”雖然辦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銷售,但曉武承認,活動也會給書店帶來相應的收益,“目前的活動大部分都和單向街所售圖書有關,不管是簽售還是講座、交流,都能帶動書的銷售。如果嘉賓名氣夠大,書也夠好,一次活動下來能售出幾百本。”
經過幾年積累,現在的單向街已形成一定品牌效應。在豆瓣每周的活動推廣中,單向街書店的活動總是能被頂到首頁位置。很難想象這源于網友的自發推廣。而活動基本是場場爆滿,如果不提前去,肯定沒有座位,看著那些站著從頭聽到尾的人,曉武有點束手無措,“我們想過開分店,但成本實在太高。現在只能嘗試著用提前報名的方式控制一下人數。”
庫布里克
想在書店辦民謠演出
庫布里克北京店2009年年底開業,2010年3月開始舉辦活動,除了為數不多的展覽,大部分都是免費講座。北京庫布里克負責人小飛介紹說,庫布里克的活動多和新書有關,“我們希望通過活動傳達書店的整體概念,喝咖啡、看書、交流,我們的書店更像沙龍。”
小飛表示,庫布里克的講座一般比較小眾,“一般情況下參加活動人數不會特別多,但是上次陳冠中老師的講座是個例外,大家從屋里排到門口。”小飛說,到了夏天,他們或許會把活動搬到店門口。溫馨的環境、和煦的陽光,喝著咖啡,聽著講座,沒有比這里更小資的了。
“香港的書店會有固定的周五之夜現場演出。而北京的場地較小,舞臺也不大,我們會嘗試著做些小型音樂會,應該是民謠類的演出。”小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