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羅斯政府正式決定修建從俄羅斯到中國的原油輸送管道。記者就此采訪了石油問題專家、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清。他指出,中俄輸油管道是雙方之間互惠互利的重大項目,將對雙方的能源供求產生重要影響。此項目的落實,將對我國原油進口格局和國內煉油設施的布局產生一定影響。
3月13日,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卡西揚諾夫主持召開了政府工作會議,會上討論了開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油氣資源的問題,確定了俄羅斯原油出口管道方案。確定的原油出口管道方案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實施從安加爾斯克經赤塔到大慶的支線管道,第二期實施從赤塔到納霍德卡港的主線管道。從俄羅斯到中國大慶的原油管道2005年輸油能力將達到2000萬噸,2010年將達到3000萬噸。
楊清說,修建中俄原油管道是俄方提出的,雙方多年來就此進行了長期友好談判。俄羅斯的上述決定,為中俄兩國之間就建設輸油管道的問題討論劃上了句號。中俄在能源尤其是原油貿易方面的合作,符合雙方的利益。對俄羅斯來說,可以為其豐富的遠東地區的石油資源找到穩定的市場,對促進遠東地區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國來說,則為我們在實現進口石油資源多元化、保障國內原油供應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的選擇。
楊清認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對能源、尤其是原油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國內生產增長速度緩慢。目前,我國每年進口原油約5000萬噸,占全國石油消費總量的1/4。預計到2005年,每年將進口石油1億噸,到2010年,將達到1.2億至1.5億噸。最近幾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新的原油進口渠道,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如果中俄原油管道項目順利落實,這將是我國首次通過陸上用管道的方式進口原油。按照管線設計能力的設想,預計這條管線將為我國提供進口原油總量的1/5到1/4,約占全國石油消費量的1/10,顯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正在對修建從中亞到新疆再到內地的原油管道進行初步論證,中俄管道項目的落實,將為此提供有益借鑒。
中俄管道項目的落實,對于我國東北煉油基地的前途,也具有重要影響。大慶市委負責人對媒體說:目前石油經濟仍占大慶全市經濟的72.7%,地方財政收入的75%也來自石油經濟。大慶本地的資源產量正在遞減,大慶如何保持繁榮發展,是擺在所有大慶人面前的嚴峻課題。俄羅斯原油經過大慶,對大慶來說無疑是個難得的好機遇。大慶石油管理局主要領導認為,中俄原油管道項目若能實施,大慶石化產業會更加大有作為,大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就會更有保證。他們同時指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中國境內長度達800公里,將為各個管道建設隊伍提供一個重要的商業空間。
經濟參考報 2003年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