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處處驚現浙商的身影和活力。記者巧遇做塑料生意的廣西人韋老板,一臉的無精打采,經打聽,原來是韋老板盯了一年的越南客商被溫州商人鄒青海搶走。當聽說鄒青海準備將40個柜子的塑料PV板發往越南時,韋老板鼓起腮幫子:“浙商總是先走幾步!”韋老板的感受,正是浙商爭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第一桶金”的映照。
40出頭的鄒青海10多年前就開始在中越邊境闖蕩,現在越南開辦4家建材廠,擔任越南浙江商會會長。鄒青海介紹,浙江有700多家企業進駐越南,開廠辦店,設辦事處。據統計,浙商在越南生產以輕工和原料為主的產品產值,一年要達5000萬美元。
30出頭的溫州人胡建海,來到柬埔寨做生意兩年就學會柬埔寨語,因頭腦靈活,在生意圈里如魚得水,現在是柬埔寨浙江同鄉會副會長。今年,柬埔寨、溫州和南寧成了胡建海的“三棲之地”。據他說,與越南的浙商相反,柬埔寨浙商開廠的少,做貿易的多,主要從事服裝、眼鏡等輕工產品貿易。在柬埔寨的溫商近1000人,還有浙商近8000人,加上浙江諸暨、奉化和青田人在柬埔寨做“白領”的,有1萬多人在柬埔寨淘金。
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在自喻草根的浙商眼里,是彌足珍貴的“陽光雨露”。這些“陽光雨露”就是南寧這個中國與東盟國家聯系的橋頭堡噴發出來的。溫州商人王世林2002年來南寧搞房地產一炮打響。他介紹,目前南寧的溫商有3萬多人,商會會員500多家。主要投資領域涉及房地產、水利、水電、眼鏡和服裝等。王世林說,他看好南寧,南寧是他們走出國門、走向東盟國家的一個商業橋頭堡。
南寧溫州商會副會長、南寧溫商展覽服務公司董事長藍桂華,是個不得不提的人物。記者在博覽會閉幕這天走進藍桂華的公司時,恰是星期六,但藍桂華帶領公司員工卻忙得熱火朝天。他們正在籌備首屆南寧(中國—東盟)溫州博覽會。怎么又有個溫州博覽會?原來,今年的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有近5000家企業報名參展,結果只有2500多家企業得到展位。藍桂華得到這個消息時興奮了一晚上,剩下的2000多家企業不就是商機嗎?趁熱打鐵!第二天,藍桂華就向廣西招商局遞交舉辦溫州博覽會的策劃書。這一思路旨在為溫州民營資金和產品提供投資和貿易洽談場所,為進軍東盟市場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廣西招商局負責人獲悉,暗嘆浙商果不其然!
記者了解,浙商搶占東盟商機可圈可點。國內飲料市場聞名遐邇的娃哈哈就將“走出去”第一站選在東盟。今年7月,娃哈哈與達能合資在印尼建廠投產;華立集團“走出去”的首站也選在泰國;溫嶺商人諸葛雙村投資10億多元在廣西建東盟商品交易中心;紹興人謝佰榮投資5000萬元在云南建中緬國際商城……據統計,目前有2萬浙商在云南、廣西從事邊貿活動。今年1—7月,浙江對東盟出口18.36億美元,高出全省出口平均增幅約12個百分點。
據悉,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最終建成。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亞非研究部副主任李光輝認為,隨著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這里的市場更大,壁壘更少,關稅更低,為中國優勢產品出口東盟提供更多的機遇。精明的浙商,早已疾行在通往自由貿易區的“掘金道”上。
解放日報 2004年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