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是一個高投入、高科技、高風險的行業。這樣一個行業如何實現自主創新?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總經理劉高倬先生。
劉總向記者介紹,中國航空工業55年的歷史,是一部自主創新的發展史,它每一項重大的成果,都閃爍著自主創新的光芒。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在繼承已有成果的基礎之上,矢志不渝地走自主研發和創新之路,在短短的7年時間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實現了記載設備系統升級換代,達成了批量交付,同時,在民機產業、燃機產業、非航空產品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出的進展。
走多方位自主創新之路
前不久,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自主研制的梟龍四代戰機首飛成功以后,引起了國內外很大的轟動。這是他們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引進國外資金,實踐全方位創新取得的成功典范。這項戰機采用了蚌式進氣道設計基礎,實現了五個新:一是觀念創新,探索出了一條以市場為導向,自籌資金開發適應市場需要的新型戰斗機的道路,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局面;二是設計理念創新,按照機好價廉的要求,實現了控制成本的目標,不僅使飛機具有很高的性價比,還培養了我國飛機研發人員;三是設計手段創新,在飛機設計與生產的一體化上,做了大量的創新工作;四是研制流程創新,合理進行了流程疊加,邊設計、邊試驗、邊生產,大大縮短了研制的周期;五是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采用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航空電子系統,配置了具有良好人機界面的座艙設備等綜合制造技術,實現了性能上的突破,使該型飛機具有很強的整體性能和綜合作戰能力。
持續不斷地推進自主創新
航空科研項目具有高投入、慢產出、周期長的特點,一個創新項目的成功,往往要經過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投入大量的資源,不斷地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一屆領導班子是無法見到成果的,甚至科研人員要付出畢生的精力。因此,只有克服浮躁心態,堅持不懈地推進自主創新,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從領導到科技人員,要有給別人做嫁衣的犧牲精神,傳遞好接力棒,不能把自主創新僅僅作為口號,要鞠躬盡瘁。其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自信心,要敢為人先,要敢于想前人沒有想過、沒有做過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不妄自菲薄,即使差距很大,也要增強趕超的信心。
自主創新要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
航空工業是一個國際化的產業,而且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在資金籌措、研發和生產,供應商的選擇等方面都日趨國際化,而市場就更是面向國際了。因此,要發展中國的航空工業,必須按國際規則辦事,不但要全力加強自主創新,也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在合作中,他們始終把握不失去自我的原則,在共贏的基礎上實現發展,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國外著名飛機和發動機公司一些零部件的唯一供應商,還直接參與了在國外正在研制的最先進的波音787等客機零部件的生產,實現了轉包機零的突破。
他們在研制ARJ21的時候,堅持走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相結合之路,通過招標的方式,在全球范圍內成功選擇了19家國際一流的供應商為我國的飛機配套,這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的國際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目前,ARJ21飛機已經轉入了制造階段,計劃到2008年將實現首飛,該機已經實現了41架的銷售合同。在技術上,運用了超臨界機翼等最新技術應用,實現了100%的數字化設計。ARJ21一旦研制成功,將是我國民機產業在自主創新上的一個飛躍,也是在國際合作上的一次提升。
全力打造創新型集團
中國的航空工業雖然取得了成就,但是同世界發達國家的航空工業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劉總向記者表示,他們深感任重而道遠。下一步,他們將著力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建設創新型集團。
一是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激情。加速戰略思維的創新,擺脫一步一趨的慣性,實現無邊界的超越。加速體制機制的創新,使創新貫穿于工作、學習、生活當中。
二是推進自主創新方式的轉變。加速由重點關注技術創新向以產業發展為目標的多方位創新轉變。加速經濟增加方式從依靠資產擴張為主到依靠科技進步為主的轉變。加速自主創新由學習型到獨創型的轉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三是大力推進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努力建立和完善產、學、研、軍民結合的研發體系,搶占航空科技的制高點,加速關鍵和核心技術的創新,加強品牌建設,加速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努力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四是加速培養創新型人才。堅持疏通各類人才成長的渠道,改進人才評價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培育和吸引一批創新型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