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表示,當前工業品出廠價與其原材料購進價增幅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了1000多億元,絕大多數企業處在微利、虧損的邊緣。
2日,在此間召開的中國留美經濟學會2006年會暨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成立大會上,邱曉華用“剪刀差”一詞概述了企業和農民的增收難問題。
首先是工業品出廠價與其原材料購進價格增幅之間存在的“剪刀差”: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只有2.6%,遠低于工業原材料購進價格5.9%的增幅,這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了1000多億元。盡管前5個月全國企業利潤增幅達25.5%,但80%以上的新增利潤集中在石油、電力、煤炭、有色金屬等五大行業,其他30多個行業只分享了不到20%的利潤,這說明絕大多數企業其實是處在微利、虧損的邊緣。
另一個是農產品與農資價格增幅“剪刀差”,農膜、農藥、柴油、種子等價格漲幅為兩位數,而農產品價格漲幅不過1%~2%,2005年農民人均因此多支出100多元,而同時農民人均獲得的政府支農補貼、減免只有42.4元,“補不抵支”。
不過,邱曉華認為,上述隱憂不足以影響經濟運行的大局,2006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大勢已定。因為宏觀調控的成效在持續釋放,低通脹給宏觀經濟發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再加上各地加快發展的積極性較高,中國經濟成長中的行政推動力較強,也支撐著投資、生產高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