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海南無疫區海口論壇暨2006中國豬業發展大會”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葛志榮表示:從總體上看,我國豬肉及制品出口保持了穩定,但與其他產品出口迅速增長的狀況比,豬肉及制品和其他食品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
他指出,一方面,國外對我國技術貿易壁壘日益嚴峻,另一方面,我國出口食品質量安全仍存在許多問題。
近年來,一些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不斷采取新的手段,限制他國產品進口,保護本國利益。特別是在食品、畜禽產品方面,發達國家越來越多地以安全、衛生、健康為由,制定越來越高的技術法規和標準,設置技術性貿易措施。我國食品和其他出口產品常常被進口國以各種借口封關、扣留、退貨、銷毀,甚至對我國實行全面禁止進口。
2004年9月,俄羅斯以疫情為由停止進口我國豬肉,至今仍未恢復。2005年7-8月,四川發生豬鏈球菌疫情,對我國尤其是四川豬肉出口造成嚴重影響,一些重要的出口市場———如新加坡雖于當年10月恢復進口四川豬肉,但至今未能全面恢復其他省份的豬肉進口。
今年以來,國外在食品安全方面設置的技術限制繼續升級,更加嚴苛。1月1日起,歐盟新的食品衛生法規正式生效,該法規要求食品安全必須建立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管理制度的基礎上。
日本從今年5月29日起,全面實施“肯定列表制度”,規定16種農獸藥禁止使用;793種農藥、獸藥及飼料添加劑設定了54785個限量標準。只有65種天然和化學合成物質(主要是營養劑)作為豁免物質不設限量。對豬肉的檢測項目由原來的14項增加到438項。日本是我國食品、農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占全國食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其“肯定列表制度”已經對我國的食品、農產品出口造成損害。
從國內的情況來看,近年來國內禽流感、口蹄疫疫情不斷發生,導致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至今仍維持對我國生鮮乃至熟制禽肉的限制措施,并且很難在短時間內加以克服和解決,出口企業仍將面臨嚴峻形勢。違規生產、使用或誤用藥物、添加劑的現象時有發生,對農獸藥、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銷售、使用管理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2005年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1093批出口不合格食品中,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的有226批,占不合格總量的20.7%,存在添加劑問題的150批,占不合格總量的13.7%。我國食品標準體系不健全、標準水平低、標準不科學合理的問題仍很嚴重,與進口國特別發達國家標準存在很大差距。食品生產企業還存在管理薄弱、基礎條件差、加工設備落后、從業人員素質低等問題,制約了食品生產質量的提高。
我國現有食品出口市場還存在著相對單一、抵御風險能力差;缺乏品牌產品,競爭能力差;出口企業規模小,市場拓展能力差;質量意識不夠,誠信度差等問題。經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在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的全過程監管中,規定不落實、職責不到位的問題仍然存在。食品生產的原料、加工、包裝和運輸監管等環節還沒有形成無縫銜接。
為了迎接挑戰,促進出口,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了六大措施,即加強標準化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強源頭監管,從源頭上提高產品質量;做好把關服務,嚴格檢驗檢疫監管;扎實應對國外壁壘,把損失降至最低;強化應急機制,積極應對突發事件;加強國際交流,全力促進食品出口等等。
葛志榮認為,必須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的模式。認真執行有關檢驗檢疫、疫情疫病監測、農獸藥殘留監控等十項制度。積極引進和采用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水平和能力,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高食品質量和檔次,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產品檢測體系、計量監管體系,落實以質取勝,提高出口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提高誠信度,加大投入,堅持走品牌化戰略。(蘇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