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專業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近日透露,全國90家民營油企正與9家跨國巨頭談判,醞釀聯手“賣身”外企,其中15家已簽署意向協議。此舉若成為事實,無論對中石油等國有油企,還是對整個中國石油行業,都不是好事。(《京華時報》6月20日)
這些民營油企為什么要聯手“打包”出售給外企?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石油行業在近年來稱得上是一個暴利行業,這些待出售的民企在這一行當一般也都經營打拼了幾年乃至十幾年,論理,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退出石油行業的。那么它們遇到了什么“萬不得已”的事情呢?壟斷,國有大石油公司對油井開采和油品進口權的壟斷。此舉就像一個大人掐著一個小孩的脖子,要死要活全憑大人的“良心”。想想看,在這樣一種處境下生存,日子是多么難過。這還不說要面對內部激烈的競爭和外部跨國石油公司的“追殺”。可以說,生來就“弱不禁風”的民營油企能撐到現在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中國石油市場自今年1月1日起的正式對外開放本來給了民營油企一線“咸魚翻身”的生機。然而,由于隨之而來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規定油企的油庫容積須達到1萬立方米、注冊資金不少于3000萬元人民幣,使得眾多民營企業只好望而卻步。再加上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遲遲未能理順,因此,對數以千計的民營油企來說,預想中的黃金時代并未就此出現。商務部公布的今年首批8家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企業名單中,只有1家民企榜上有名。這個結果再清楚不過地彰顯了民營油企被邊緣化的現實。
民營油企的處境不過是中國民營經濟在“夾縫”中生存的一個縮影。近些年來,雖然學者們在努力呼吁打破國企的壟斷,對民營企業開放更多的市場,國家也頒布了非公經濟36條,明確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行業和領域,加快進行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但這些政策落實到具體環節和部門,則困難重重,甚至有關部門還推出與此相左的政策。很明顯,民營企業要想在這些壟斷行業占有一席之地,難上加難。除了市場準入外,現行財稅政策對民企的竭澤而漁,也使廣大民企面臨生產經營危機。
對民企的歧視和打壓,不僅使得民眾在資源、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壟斷行業沒有享受到由充分的市場競爭帶來的高效率服務,也使得中國的民營企業長期長不大,并培養了一些民營企業領導人的短期行為。而民企衰敗的結果得利者并不是國有壟斷企業,反而是對中國市場一直虎視眈眈的外資企業。試想,誰會與一個一直“欺負”自己的人合作?我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油企之一、中原石油董事長孫玉明就說得明白,很多當地的民營老板去年起就抱著這樣一個觀念:寧可暫時停業,也不賣給中石化或中石油。他們一直在期待WTO大限之后與外資聯合。而外企也正好趁民企“傷痕累累”的時候,利用自己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將其“收編”,這就是近年來民企為什么紛紛和外資合資的原因。
外資“收編”民企后,借助后者辛苦建立起來的產品、銷售渠道甚至品牌等,進入中國市場,坐享勝利果實。以上述要出售的90家民營油企為例,大多已在成品油流通行業摸爬滾打了10年以上,平均資產上千萬元。當外資掌握了原本由民企擁有的市場資源后,由于它們在體制機制、資金實力以及市場經驗、服務意識上都超過國企,對國企的競爭優勢將會顯著增強,也就得以在較短時間里形成挑戰幾大國有石油公司的實力。可以預見,這個趨勢一旦蔓延開來,國有石油巨頭目前占據的絕對優勢將不會永遠保持,未來甚至可能喪失一部分主動權。此種結果雖然對民眾有利,但中國的能源安全也可能因此受到威脅。(鄧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