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美國石油期貨價格達到每桶78.77美元,創下每桶歷史最高紀錄。隨后,國內各大媒體報道了美國石油價格暴漲的消息。與此同時,國內成品油市場一片風聲鶴唳,各種油品的批發價水漲船高,一些社會單位也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四處找油。
就在各界對國內油價猜測紛紛時,國家發改委8月4日發出的通知明確了一個信息:要保證成品油價格的穩定。
通知強調,成品油生產和經營企業要認真執行價格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銷售成品油。
除了保證價格的穩定,國家發改委還對成品油市場供應做了部署。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要努力增加原油加工量,合理安排煉油企業檢修時間,嚴格控制成品油出口,千方百計增加市場供給,確保成品油市場供應。
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造成國內成品油價格有上調預期的背景下,國家發改委此番通知的用意不言而喻。
目前,有兩個問題最受人關注:一方面成品油經營企業特別是零售企業可能囤積惜售;另一方面,中石油和中石化可能對系統外企業停供、限供成品油。
據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最新披露的國內成品油市場簡報顯示,8月1日,國內40個主要城市中有近一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汽柴油供應趨緊現象,尤其在廣東、海南、山東、湖南、上海等地的部分標號汽柴油已宣告停批。
與油源緊張相伴的,還有成品油批發價的水漲船高。中國加油站網的數據顯示,從7月31日起,南京地區中石化90號汽油報價一舉上漲60元;93號汽油的報價更上漲了70元;0號柴油也上漲了30元。在廣東,93號汽油的內部批發價過去一段時間來每噸上漲了近100元,97號汽油則從6170元/噸調高至6420元/噸。而在蘇州,汽柴油的批發價格近日也出現普漲態勢。8月初開始,北京市場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成品油批發價也開始上漲,最高每噸漲100元。
在中國,成品油價格是由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組成。其中,出廠價格和零售價格由國家發改委決定,批發價格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根據市場調整。由于出廠價和零售價是國家統一定的,所以,批發價就成了成品油市場的風向標。
隨著供應緊張,批發價格不斷上漲,與國家規定的市場零售價格上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加油站通過日常的經營很難實現盈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囤積惜售自然成為加油站的一根救命草。
在8月4日的通知中,國家發改委強調,“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所屬企業銷售給系統外零售企業的汽、柴油批發價格,按國家規定的市場零售價格上限倒扣計算的批零差率不得小于4.5%。”、“兩大石油公司對系統內外成品油經營企業要一視同仁,不得對系統外企業停供、限供成品油。所有成品油經營企業特別是零售企業不得囤積惜售。”
從通知中不難看出,國家是要死守成品油零售價格底線。與之不同,石油巨頭們卻是要沖破這個底線。從一月份國家發改委調低成品油價格來的半年多時間內,巨頭們已經兩度聯手上書要求漲價了。
漲還是不漲?政府和巨頭之間展開了拉鋸戰。在物價指數高位運行的時候,為了安撫民眾情緒,政府不敢輕易讓成品油漲價;同時,在國際油價節節攀升的情況下,煉化企業壓力越來越大。
“國際市場油價上漲,國內的銷價又不能變動,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即增加了煉油企業的成本壓力。同時,油價過低也不利于節能減排,所以成品油價格確確實實需要改革,需要調整。但現在要提高石油的價格,又面臨著下游行業的承受能力問題。所以,油價改革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的一番話道出了當前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尷尬。
當前,成品油價格只是單純地依靠政府來決定漲還是不漲,不僅是讓有關部門陷入了兩難境地,也是讓市場因為行政手段的插入而出現“消化不良”。成品油價格不該是石油巨頭們說漲就漲,也不該是政府部門為了平衡各方利益決定漲不漲,而是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成品油價格改革就迫在眉睫。(祝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