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抗議
“我們都是按照互利互惠的方式做著生意,沒有想到后來麻煩出現了。”云南籍木材商人郭超說,“緬甸的大學生們一鬧起來,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經濟損失不小。”
商人貪婪的行為漸漸激起了緬甸國內一些人的反感。2005年,緬甸仰光的大學生走上街頭,抗議本國北部各種地方民族武裝對森林、礦產的濫采濫伐、緬甸軍政府的腐敗和管理無能,甚至包括“中國商人對緬甸資源的掠奪”。事件的發生讓各方都陷入一種尷尬,在緬甸軍政府統治長年備受國際社會壓力的同時,這一問題已直接卷入該國政治中。
作為緬甸的友好鄰邦,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加強邊境管理,嚴厲打擊包括非法伐木在內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緬甸大學生游行事件后,云南省公安邊防總隊隨即作出決定:自2006年3月27日起,所有邊境工作站、邊境檢查站采取切實行動,禁止中方人員非法出境伐木采礦,并對緬方境內拉運入境的木材、礦產品停止辦理驗放,禁止非法入境,以保證滇緬木材礦產貿易合作順利進行,保證雙邊專題會談順利召開。該總隊表示,要加強與解放軍邊防部隊協調配合,嚴格口岸通道兩側的管理,加大邊境一線的巡邏、堵卡工作力度,防止中方人員非法出境伐木、采礦而造成新的涉外事件。
作為緬甸木材進口的主要地區云南省,在2006年5月下發了《關于云南省對緬木材礦產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主要內容是對進口緬甸木材、礦產實行新的政策,對與緬甸開展合作的項目實行核準制,對緬木材、礦產進口貿易實行許可證管理,對進口緬甸木材收取155%的育林基金等。該《通知》明確了云南省商務廳為云南省企業開展對緬木材、礦產合作項目核準主管部門,各州、市商務部門進行項目初審合格后上報,由省商務廳審核、核發《云南省對緬甸木材、礦產合作項目核準證書》(簡稱《核準證書》)。
該《通知》還明確規定:“企業申請辦理《核準證書》,須提供經緬甸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或認可的木材、礦產合作開發合同(協議)和相關批準(認可)文件。”
多種舉措力圖表明中國中央政府的政策是不希望商人們與緬甸地方民族武裝“合作”,意在配合緬甸中央政府的工作,消除不良的國際影響。
“多重的限制迅速影響到我們的生意,最直接的后果是我們砍伐、堆放在緬甸的木材無法運進中國。”福建籍陳老板說,“隨即的連鎖反應是許多人不愿意再砍了,砍了運不進中國就等于虧錢,到最后緬甸政府軍更是直接派兵進山禁止我們砍伐。”
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領導人鮑有祥在2005年就發布了佤邦轄區的封山育林命令。他表示佤邦的土地越來越少,水越來越小,為了長遠發展的考慮,必須堅持執行這項禁令,最起碼以后別讓自己蓋房子也找不到木料了。另外他承認,緬甸中央政府也給佤邦提過這樣的要求。
據2006年6月《緬甸時報》報道:“來自緬甸林業部林產品公司的消息,應緬甸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中方已禁止通過中緬邊境地區走私出口木材至中國云南。緬甸林業公司副總經理說,2005~2006財年,緬甸林業公司正規出口額為4.79億美元,但估計通過中緬邊境地區非法進入中國的木材貿易額高達3億美元。為了尋求解決木材非法貿易問題的辦法,兩國于2006年中開始外交磋商。”
《緬甸時報》認為,中國政府禁止木材通過邊境地區非法進入中國是雙方磋商并達成一致的體現。
一些國際環保機構在2006年初表示,緬甸克欽邦地區的軍政府勢力似乎已禁止采伐及運輸木材,而且也壓制了非法把木材出口至中國的勢頭,政府軍方控制地區的木材業幾乎停頓下來;而克欽邦內各民族武裝管理的地區依然我行我素。克欽獨立軍領導人就公開表示,緬甸軍政府要求暫停木材貿易并不是為了保存森林,而是以打擊各民族組織的勢力為目的。
眾所周知,在國際社會千夫所指的毒品種植在緬甸北部漸漸去除后,征收木材稅、礦產稅已經成為各地方民族武裝停火組織的主要收入來源。
郭超說:“這樣的壓力下使許多木材商人不得不離開中緬邊境,有的轉去其他國家繼續做,有的轉行了,當然還有不少商人一直在等待、觀望中國政府的政策會不會松動。事實上只要中國這邊一開關,緬甸那邊根本就控制不住。”他表示,一些“有關系”、“有實力”的公司和商人仍然能夠弄到各種《核準證書》,順利通過海關和林業部門的重重檢查,“不過數量明顯少了”。
目前,在云南的拉邦、弄島、片馬和勐阿等邊境口岸上,中國方面仍然有許多以前囤積的緬甸木材待銷;而緬甸方面則或明或暗地堆積著許多原木,商人們都在尋找機會將其運入中國。在云南省怒江州、德宏州、臨滄市和保山市等邊境地區的公路上,仍然不時可以看見滿載緬甸原木的大卡車。
2007年7月,云南省的緬甸木材因貨源短缺而價格暴漲:克隆木枋從4600元/立方米急升到4900元/立方米,金絲柚也賣到5500元/立方米,寬板無節板急漲到6300元/立方米,云南白木每立方米也升了200元。其中除了“國內物價上漲”、“運輸成本因控制超載和油價”等因素,更有“產材區緬甸政事不穩,木材采購成本增加,且量還不能保證”、“產材區原材近半年來出現暴漲,使木材商前段時間出現觀望,導致商家木材庫存出現短缺”及“緬甸政策影響出口木材增加了木材指標的相關費用”等。
據昆明海關統計,2007年1至7月份,云南省木材進口下滑趨勢繼續,進口5385萬美元,降幅達42%。
云南省德宏州商務局副調研員李建軍在2006年表示“中緬邊貿遭遇‘階段性困境’”,他認為緬甸木材和礦產品等資源性產品的限制性進口政策,對緬進口可能會持續走低,對緬出口將快速增長。
李建軍說,緬甸土地資源豐富,4500萬英畝可耕地中還有2000萬英畝可以開發利用,中國企業可以利用“替代種植”項目,開展對緬甸的投資開發。他表示,到目前為止,從未有中國企業到緬甸北部地區做過大生意,在征得緬甸政府支持后,他們將引導企業開拓這片市場。
“事實上緬甸的木材進口被限制只是影響了一小部分中國商人的利益,而不會對整個中國的木制品、家具市場造成影響,原因是還有地方可以完全取代這些空缺。”來自上海市的木材商人程先生認為,“2007年以來,中國進口木材的主要品種原木和鋸材中,仍是從俄羅斯進口的北洋材在唱主角。俄羅斯遠東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中俄兩國接壤互為地緣優勢,對森林的采伐、加工、運輸極為方便,而且成本比俄木材運到其他國家都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