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公布的《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一季度煉油業虧損239.24億元。業內人士評價,雖然以前煉油業也出現過虧損,但虧損額如此之高,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表示,一季度,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進口原油支出成本大幅度增加,煉油企業出現虧損,并導致全行業利潤出現下降,這是石化行業自2001年以來的首次利潤下降。統計顯示,今年1-2月,石油和化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71.49億元,同比下降6.12%,上年同期則是增長24.6%,而石化行業累計虧損企業高達5672家,同比增長6.8%;虧損企業虧損額349.23億元,同比大幅上升580.5%。
對于石化行業整體利潤的下降,以及煉油行業的虧損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指出,雖然成品油價格倒掛不是什么新問題,但其影響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刻。不僅造成當前煉油板塊空前的虧損,嚴重挫傷煉油企業的積極性,也令市場供需長期失衡。據了解,目前加油站的柴油零售價格在5983元/噸左右,而市場批發價則是6500元/噸,價差達到500多元/噸,“批零倒掛”嚴重。
報告顯示,受社會消費者對成品油漲價的心理預期影響,國內非正常成品油消費需求持續放大,加劇了部分地區成品油緊張局勢;一些非原油生產型加工企業停止加工,社會囤油惜售現象有所顯現,也對成品油供需矛盾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緩解這種情況,國家目前已經接連推出現金補貼、進口成品油增值稅先征后反以及對于兩大石油集團進口原油部分煉化虧損進行按月補助等政策。
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牛犁對此表示,“油價倒掛”導致煉油業虧損早在意料之中,國家推出的補貼政策能夠刺激兩大集團增加進口,在短期內緩解市場供應,但屬于權宜之計,從長期來看要想解決根本性問題,就需要理順成品油定價以及經營體系問題。
除煉油業處于虧損外,石化行業的另兩大子行業利潤仍處于增長,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大幅增長61.23%;化學工業利潤增長17.1%,增幅同比大幅下降68.6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