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震驚千里。中國人民正以極大的信心和勇氣展開一場全國范圍內的施救與自救,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展開殊死爭奪。我們在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最大程度挽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同時,更要從容地觀察目前中國經濟所處的內外環境、冷靜判斷中國經濟形勢。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致力于保持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不讓地震災情阻礙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
眾所周知,特大自然災害在造成直接損失的同時,往往還會發生一些次生災害。以地震為例,除直接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外,還可能產生由于地震產生的連帶災害造成損失。如水壩垮塌、火災、有毒物質泄漏、災后瘟疫、海嘯、社會動亂等等。這類次生災害最典型的例子莫如1923年9月1日在日本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造成了15萬人死亡。除地震直接造成的人員死亡外,由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也極為慘烈,當時正是中午做飯時間,火爐翻倒引燃木屋,加上消防設施被震壞,逃難人群堵塞交通,使本來不大的火勢無法控制。在東京下町區(現在的墨田區),約4萬人逃到被服廠廣場避難。但因地處下風,起風后整個避難廣場一片火海,3.8萬人被燒死于此地。
從汶川震后的當前救助情況看,在黨和政府及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人們在爭分奪秒地搶救災民的生命,抗震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可能預見的次生災害將能得到控制。即便如此,鑒于經濟活動本身的復雜性,我們還是需要從全局著眼,將困難想得更多一些,更難一些,防止自然災害這種偶然因素向經濟領域擴大蔓延。
目前看,由于這次大地震震中在中國較為偏遠的西南部,對中國經濟的直觀影響有限,直接經濟損失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但如果考慮到今年整體經濟運行的內外部因素都面臨諸多變數,所以要特別警惕偶發性事件對經濟產生的蝴蝶效應。防止這種放大的效應對經濟運行產生過大影響。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困難并非是指單一的增長速度或某一類經濟難題,而是種種綜合因素交織在一起,可能會使經濟決策的指向性發生錯位和偏差。由此更要關注經濟領域的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穩定證券市場。這是最容易受偶然因素影響而產生波動的環節。經過去年10月份以后的大幅調整后,中國的證券市場基本實現了價值回歸,在牛熊之爭的關口,市場上人的心理因素無疑將起到關鍵性作用。有關方面在地震當日宣布66家上市公司停牌是明智之舉,如果后市能有進一步的救市政策跟進,將會對市場人氣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而證券市場的穩定將會對整個經濟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畢竟股市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對實體經濟有強大的心里暗示作用。
二是重新考量貨幣緊縮政策。貨幣緊縮政策已經延續一年有余,對于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單一貨幣政策的局限在于它的一刀切效果。保持企業的活力應該是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在控制貨幣流通總量的同時,在稅收、財政政策等方面考慮給企業適當的放松空間,企業有活力,整個經濟才有活力。今年以來,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信貸從緊,原材料成本上漲,出口下降等等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已經對企業的業績產生了負面影響,應該考慮對企業采取減壓措施,特別不能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簡單地否定。
三是通盤考慮通脹壓力。從年初的雪災到現在,通貨膨脹壓力有增無減,而現在又加上了地震因素。但應該看到,自然災害給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是階段性的,而基礎原料等價格上漲給通貨膨脹的壓力將是全面的和持續的。所以,在控制通貨膨脹時,盡量將兩者區別開來,不要使兩種壓力同時發作,這是需要非常認真對待的問題。
四是出口減順適可而止。中國的出口外向型經濟是歷經三十年形成的,不要希望這種經濟結構特征在幾年內改變。現在中國的紡織企業已經相當困難,這事關兩千多萬中國紡織工人的生計,中國經濟雖然已經加入到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但中國經濟自身的穩定發展無疑應放在首要位置考慮。
地震災害幾乎無法預期,但積極預防其災害的蔓延則是人力能及。政府在積極搶救人民生命財產的同時。更要統籌兼顧,總攬全局,抓緊時間對當下的宏觀調控政策進行適時調整,防止經濟領域里的次生災害發生。保證中國經濟的正常有序進行,使中國的社會經濟運行機制逐漸成熟起來。(張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