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奧運會閉幕了。奧運會后的中國經濟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有人認為奧運會將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拐點,從加速轉向減速的拐點;也有人認為,中國經濟仍將繼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其實,奧運會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并不在經濟上,奧運會后中國經濟將在國內國際經濟因素的作用下,按其自身規(guī)律運行。
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在于對預期的影響上。在北京奧運會舉辦前的幾年里,人們一般認為由于在奧運會結束前,中國會像其他奧運會舉辦國一樣,不斷加大開放幅度和增加投入,從而導致經濟不斷加速;奧運會后則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減少投入,從而帶來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但實際情況是:過去的若干年里,中國確實在不斷加大開放幅度和建設的投入,可是由于包括宏觀調控在內的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從已經公布的數(shù)據(jù)看,本輪中國經濟周期在2007年就達到了頂點,而這是在人們的奧運預期仍在持續(xù)的時候發(fā)生的。
當然,奧運經濟本身對中國的實體經濟也有些影響,但并不大。為了辦好奧運會,我國確實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和不少的經濟資源。例如在過去的四年里北京的奧運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就高達2800多億人民幣。但是,由于中國整體經濟比較大,這一筆錢占中國過去四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額還不到1%。再加上這筆錢中的大部分是北京基礎建設本身所必需的,即使北京不開奧運會也會投入。因此,奧運會結束所導致的固定資產投資的減少雖然會對中國的實體經濟有所影響,但影響應該是很小的。
可以這樣說,在2008年夏秋之際,奧運會本身并不具備影響中國經濟走向的作用。那么,什么將影響奧運會后的中國經濟走向呢?
從長期看,對經濟發(fā)展更具決定作用的是:勞動、資本和資源的質和量的擴張,科技和制度的改進所導致的效率的提高。而在中國,人口紅利期還將延續(xù)若干年;高儲蓄率所導致的資本高速積累短期內也不會改變;隨著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提高,中國對全球化參與的加速,所能利用的資源量也在不斷增加。另外,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guī)模巨大、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也將長期推動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經濟都將處于高增長狀態(tài)。
從短期看,中國經濟正處于經濟周期的減速階段。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初步核算的數(shù)據(jù),我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顯然減速已經成為現(xiàn)實。減速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國內國際兩個方面。一方面,經過連續(xù)幾年的高增長,中國經濟到2007年已呈“過熱”,有了強烈的回調要求;管理當局為了應對“過熱”帶來的通貨膨脹等一系列經濟問題推出的調控政策,到了2008年也已經開始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以美國次貸危機為觸發(fā)因的世界經濟調整也對中國形成了一定的沖擊。
由于中國的PPI上漲幅度繼續(xù)加大,CPI上漲幅度的回落并不是很大,全面調整宏觀調控政策的時機并未到來,況且調控政策還會有一定的時滯。目前還看不到本輪世界經濟調整探底的期限,中國經濟的本輪減速可能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
因此,奧運會結束后中國經濟將沿著2007年開始的減速方向繼續(xù)調整。當然這種減速是建立在高增長基礎上的,即使是到達本輪周期的底部,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仍然會是世界最快的國家之一。(陳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