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0月份貿易順差連續第三個月創歷史新高,業內人士稱,出口較普遍預期更具彈性,尚未對中國經濟真正造成打擊,而進口增速大幅回落反映出內需疲弱。在未來出口增速繼續放緩,進口增速有望反彈的情況下,順差連創新高的趨勢將逆轉。
未來外貿形勢料難樂觀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和歐洲經濟陷入衰退,外需下降對出口增長的沖擊逐步顯現。數據顯示,自5月以來,出口增長基本呈現逐月下降態勢。
她還指出,目前中國有20%-30%的外貿企業以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人民幣對歐元升值,也使得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的購買力下降。
不過截至目前,出口增速仍好于預期。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認為,出口領域較普遍預期更有彈性。由于中國出口為日常必需品,對經濟周期并不敏感,且許多海外經銷商及大型超市仍從中國購買貨物,中國出口未來幾個月不會出現個位數增長。
此外,進口增速的下滑,短期內也使得出口增長放緩帶來的沖擊不會太嚴重。預計今年貿易順差仍將與去年持平,對全年GDP增長貢獻仍為正值。
為確保出口穩定增長,今年以來我國已兩次提高出口退稅率。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有望將繼續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退稅率。
但是,大多數觀點是明年出口形勢總體上將比今年差。商務部研究院報告認為,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今后幾個月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外部環境進一步趨緊,外貿形勢料難樂觀。
第10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成交數據也反映出明年出口回落的趨勢。本屆廣交會成交金額比第103屆累計成交的382.3億美元下降17%,來自歐美的采購商也大幅減少。
順差連創新高趨勢將逆轉
經濟學家指出,進口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占中國進口大部分的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據統計,反映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CRB指數已從7月份的最高位下跌了46%。
另一方面,工業企業特別是加工企業產出減少,相應削減了對能源與原材料、半成品的進口,也使得進口增速大幅下降。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從6月份的16%回落到11.4%,為2002年4月以來最低;發電量、原油加工量僅增長3.4%和3.7%,粗鋼產量下降9.1%。
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付立春認為,世界經濟衰退使得大宗商品需求減少,使得原材料價格不會在短期內回升。另外,中國外需減少,出口企業對國際原料、能源需求減少,目前順差模式短期不會改變。但國內投資拉動進口的趨勢形成后,進口增速大幅下降的趨勢將得以改變。
此外,由于未來歐美日經濟將進一步下滑,外需將相應大幅減少,中國出口增速將會繼續降低,預計未來順差連創新高的趨勢將出現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