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的福州火車站人頭攢動,天氣有些陰冷,李鑫豎起大衣領子,看了看手機顯示的時間,已是2008年12月28日正午時分,李鑫決定買去鄭州的票,倒車回西安。
此前,李鑫與3萬多煤炭、電力以及相關行業的與會者一起,懷揣訂貨合同擁進福州,期望在“2009年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合同匯總會”上簽個好單子,為來年生意打響“頭炮”。然而讓他們始料不及的是:由于五大電力集團抱團死守“漲價不簽”的底線,與煤炭企業重點電煤價格目標差距達到每噸150~170元,僵持7天后,雙方“不歡而散”。
參與煤電雙方談判全程的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訂貨會錄入網絡數據庫的電煤合同,絕大部分是定量不定價的。”表面上看雙方都“談崩”了,其實最后的價格會通過貿易商在會后促成。
訂貨會頻施“煙霧彈”
2008年12月21日,一年一度的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合同匯總會在福州舉行。
此前兩天,煤炭企業與冶金、化工、水泥等企業的供煤合同很快隨行就市簽訂妥當,截至24日晚,已錄入簽訂煤炭合同量近3億噸,占總量的40%左右,然而涉及到重點電煤價格的談判一直進展不暢。神華、中煤等煤炭企業提出了漲價10%以上的要求,山西省煤炭工業局處長鄭武民表示:“從2009年1月1日開始,礦產品增值稅從13%調整到17%,1噸煤價如果按400元算,每噸煤就得增加16元成本,大大加重煤炭企業的負擔,而且預期中的資源稅改革也很可能出臺,必將進一步加大煤企的成本。”
對此,以華能、大唐、國電、華電、中電投這五大電力集團為首的電力企業一方,卻持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們認為,煤價雖然自2007年10月份以來大幅回落,但煤炭企業仍在盈利,而電力虧損狀態并未根本扭轉,2007年火電行業虧損700多億元,其中五大集團火電企業虧損面達90%左右,虧損億元以上企業達70%。
陜煤集團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業內普遍認為2009年4月份將是實體經濟運營環境最差的時候,屆時市場價格很可能比重點電煤合同價格還要低,市場價格是可以變的,而重點價格不能變,如果現在簽了,到時候很可能得不償失。
鑒于重點電煤價格與市場電煤價格可能存在的“倒掛”,煤電雙方在談判上都格外小心,并頻頻施放煙霧彈“迷惑”對方:2008年12月24日,首先傳出神華拋出540元/噸的平倉價,其余幾大煤炭公司以此為基準紛紛“漲價”:中煤能源為每噸530元、大同煤炭為每噸550元、伊泰為每噸550元。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研究部副秘書長梁敦仕當天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浙能、華潤、粵電等公司已經和神華簽訂了合同,然而,粵電集團很快辟謠,稱公司并未與煤炭企業簽訂任何合同煤價協議。隨后從不同渠道傳出的消息表明,神華和其他公司簽訂的只是動態協議,合同價格將隨著五大電力公司的價格走,并未簽死。
2008年12月25日,五大電力集團甚至給下屬電廠下達死令,如簽漲價合同導致電廠2009年繼續虧損的負責人要摘“官帽”。而“中紀委派人下福州監控20萬元以上大額款項存取防止滋生腐敗”的傳言也在這個晚上迅速蔓延。
“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都是各開各的閉門會議,吃飯時間喝酒搭肩都可以,就是不談價錢。”一位燃料公司負責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神情尷尬。
兩天后,煤炭訂貨會結束,五大電力集團沒簽1噸重點電煤,而其余地方電力公司本著保障用量的考慮,簽訂的基本上是“有量無價”的合同。
煤炭中間商暗度陳倉
煤炭訂貨會看似草草收場,實際上,煤炭與電力私下的談判溝通正通過中間商的從中搟旋而悄然展開。
訂貨會期間,作為全國煤炭交易市場晴雨表的秦皇島港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經歷了2008年11月中旬創紀錄的900多萬噸港口庫存后,12月份,存煤量穩步下降,秦皇島煤炭網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21日場存681.1萬噸,12月28日場存603.6萬噸,達到庫存正常水平。而煤價也開始略有回升,從520元/噸上漲至600元/噸附近。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分析師宋亮認為,短期促使煤炭價格的回穩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冬天時節,取暖用煤量會增加;二是前段時間煤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包括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的煤炭企業紛紛減產;三是電力企業雖然準備充分有幾十天庫存,但如果考慮到最近普降大雪導致行車不便,庫存將很快消耗殆盡。
一位熟知內情的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秦皇島最近煤炭庫存銳減,除了上述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平臺公司趁著重點合同價格遲遲未定而在秦皇島走“準現貨”,價位在390元/噸左右,而且走的量也不少。
許多地方電力公司要買煤,一般都委托有關系的平臺公司來操作,所謂的平臺公司,其實就是有煤炭經營許可證的中間商。“有些事情需要上級領導拍板,電廠是國有企業,一些‘活動’經費掏出來有困難,而平臺公司愿意掏這個錢拿下合同,所以電力企業也樂意這種操作。”現掛靠某國有煤炭企業曾經做了四年中間貿易的李鑫對此并不諱言,他說,煤炭中間商各有各法,一般只促成自己有關系的煤炭企業與用煤企業的合同。
據了解,早在全國煤炭訂貨會開始前,國內幾個產煤大省已經舉行了地方煤炭訂貨會,發電企業向這些煤炭中間商打了招呼:即便簽訂合同也只是按訂量的70%執行,即如果需求是100萬噸,訂貨會上只簽70萬噸,缺口看市場行情走。
2008年12月30日,在中間商的撮合下,山西潞安重點電煤報價終于浮出水面,每噸380元。
消除價格雙軌制箭在弦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在本次全國煤炭訂貨會視頻會議上一再強調:煤炭價格要繼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由供需雙方企業協商確定,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
2008年12月30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國家有意推動電煤市場化運作,對電力企業可能上書要求行政干的預呼聲擱置一旁,先觀察1~2個月時間,讓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通過協商解決電煤價格的爭議,若市場失控,再施行行政干預。
事實上,2009年全國煤炭訂貨會期間,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雖然抵達福州,分別與煤炭和電力企業的代表座談,敦促雙方簽訂合同。但對于僵持不下的價格問題,并沒有插手干預。此間,記者曾多次致電發改委官員下榻酒店的房間,但電話一直處于錄音答錄狀態,緘默的態度與以往大不相同。
李鑫回憶說:“在往屆銜接會雙方僵持不下時,國家發改委曾有過出手干預價格先例。如本應在2004年年底結束的2005年煤炭產運需銜接會,煤電雙方的談判拖到2005年4月份都無法確定價格,合同都是簽量不簽價。2005年4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給出電煤價格8%的漲幅上限,才算打破了煤電雙方的僵局。”
“一直以來,為破解市場煤、計劃電之間的矛盾,我國制定了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但今年以來,市場煤炭價格翻番,電價調整卻一再滯后,煤電聯動有名無實。”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煤電價格聯動是一個好的機制,但現在卡在電價的調整上,國家考慮到對CPI的影響很難輕易放開。因此,煤電聯動機制應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聯動關系,要兼顧到煤企、電企各自的利潤空間。
“目前煤價‘雙軌制’下,重點合同電煤價格和非重點合同電煤價格巨大的價格差距不斷縮小,在未來經濟增速放緩壓力下,2009年一季度重點合同電煤價會和市場合同電煤價格非常接近,煤炭價格雙軌制實行并軌的條件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國海證券行業研究員張曉霞分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