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樓價升幅驚人,部分樓價在數月急升一倍(資料圖片來自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月19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年收入300-1000萬之間─二環外的房子愛買哪里兒買哪里兒;年收入30-100萬之間─四環外的房子愛買哪里兒買哪里兒;年收入8-15萬之間─六環外的房子愛買哪里兒買哪里兒;年收入3萬以下─自己刨個坑愛埋哪里兒埋哪里兒!”這是北京市民黃先生在MSN上掛了很久的個人簽名。從去年初打算給自己添置一套住房,直到今年開年,這個愿望仍未實現。
房屋熱炒數月翻番
黃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去年初就開始看房子。一開始是三環外,價位在每平方米1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也有幾處看好的,結果說回去考慮考慮,誰想到這一考慮就漲到1萬元以上了。”他說著夸張的一攤手。于是從三環到四環,再到五環,房子漸尋漸遠。現在,他已經“五環內不考慮”了,心理價位也從1萬元一平方米以內調整到1.5萬元一平方米以內。
相較而言,如今入住在北京南二環的一處二手房內的江小姐運氣比黃先生好得多。她仍覺得當初買房的經過“驚險”。當時這處房子她看中時標價每平方米8000至9000元,第二次來看,房主已漲價到每平方米1.2萬元。漲價速度之快令她目瞪口呆。于是她不敢怠慢,立刻拍板成交。“結果還沒辦完手續,房價就漲到1.5萬了。”在隨后的幾個月里,她看著自己的房子標價從1.5萬漲到1.7萬,之后直沖2萬元大關。如今,這套當初花了50余萬買下的42平方米房子,市值已達到近100萬,幾乎翻了一倍。
郝洪在一家網站做編輯,他用“瘋狂”形容去年的樓市。“尤其是二手房市場。十月份的時候我還在關注,十一、十二月就完全放棄了。”他告訴記者,曾看中一套售價65萬的50平方米房子。上午交了5000元的訂金,下午就被人以70萬的價格買走,訂金退回。“還有一次更夸張。那天中介給我打電話說有一套房子,叫我去看。我立刻打車過去,半路上他又來電話告訴我不用去了,房子已經賣掉了。”郝洪大搖其頭。
一手市場也同樣瘋狂。郝洪去年“十一”看過一處樓盤,十月中下旬開盤時售價每平方米1.2萬元。可是開發商開出條件:要買就先要到其指定的銀行存5萬元現金,然后憑條排號的條件。結果開售套數600多的樓盤,排出了二三千個號,說明“完全是恐慌性的搶購。”
投資比例占近五成
分析人士認為,去年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松地根、松銀根的政策,刺激開發商的投資熱情;北京頻現的地王直接拉高房價,也突破了人們的心理預期。而受優惠到期的影響,年底樓市更出現搶搭末班車加速購房的現象。此外,投資客重返和避險資金的大量流入,也推高房市成交活躍度,拉升整體房價走高。
郝洪直指“北京的樓市里,投資性購房起碼在45%以上。”也有媒體指出,這個比例高達62%。他“細說”自己專門購房作投資朋友的“運作模式”:用已有的房子做貸款抵押再買另一套房。把新買來的房子租出去,租金抵掉月供貸款。這樣滾雪球一樣的買房、租房。“他們每次都會挑大戶型和最好的朝向、樓層,然后把房子隔成好幾間租出去。每套的租金一個月就能入賬7000至8000元。”江小姐也曾親眼目睹一位買房者,以每平方米1.3萬元買入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待所有入住手續都置辦齊全,房價已漲到1.6萬元一平方米,他隨即轉手賣掉凈賺30多萬。
投資客大行其道,真正有剛性需求的購房者卻買不到房。前述的黃先生現仍與父母同住,結婚雖被提上日程,卻因為房子事而一推再推。他現在正在申請五環外的經濟適用房。“北京人正在一步步被趕出北京城。”黃先生無奈的說。自己每月3000元的收入,意味著,即使不吃不喝四個月,也不夠買五環內一平方米的商品房。(記者吳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