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中國首次披露外貿"十年倍增"設想 建議打造出口基地等十大工程
新華網廣州4月18日電(記者王攀、吳濤)商務部18日在廣交會上舉行全國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報告會,會上首次發布《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提出到2030年要初步實現貿易強國目標,報告并提出了中國推進貿易強國進程建設的數量、質量和評價指標。
報告提出,未來十年,我國年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內的總貿易額將達到5.3萬億美元左右,比當前增一倍,屆時我國對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權和主導權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總報告執筆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鋼說,按照數量指標要求,預計到2020年我國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內的總貿易額將達到5.3萬億美元左右,其中,貨物貿易額約4.3萬億美元,服務貿易額約1萬億美元。
其中,貨物貿易出口額將達到2.4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比重約10.1%,居世界第一位;進口額將達到1.9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比重約8.2%,居世界第二位。
服務貿易出口額將達到0.5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比重約8.1%,居世界第二位;進口額將達到0.5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比重約8.7%,居世界第二位。
當天發布的這份《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還提出,中國實現外貿由大轉強的工作將分成“兩步走”。根據報告,未來我國第一個10年即到2020年的目標是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第二個10年即到2030年初步實現貿易強國的目標。具體將在“十二五”期間進一步鞏固我國的貿易大國地位,在“十三五”期間即到2020年實質性推進貿易強國進程。
李鋼說,質量指標要求到2020年時,中國擁有一批跨國公司和世界品牌,占據產品、技術、環境、社會等標準的國際領先地位,同時將提升我國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權和主導權,不斷改善我國對外貿易條件,形成國際競爭的綜合優勢。
李鋼說,評價指標參考了《2009-201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全球貿易便利指數》等相關報告中與貿易有關的指標,設計了貿易強國的評價指標體系,分為13個一級指標和41個二級指標,并作出了相應的預測。其中包括產品競爭力、人均貿易額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