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2009年西部大開發
進展情況和2010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發改西部〔2010〕7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關于2009年西部大開發進展情況和2010年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同意(國閱〔2010〕36號),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關于2009年西部大開發進展情況和2010年工作安排
附件:
關于2009年西部大開發進展情況和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形勢最為復雜、面對挑戰最為嚴峻的一年,也是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迎難而上、取得明顯成績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及時出臺一系列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區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堅持實施并不斷完善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一攬子計劃,較快地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勢頭,為全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一、2009年西部大開發進展情況
(一)應對危機措施及時有力,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明顯
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遇到較大困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下滑,超過500萬農民工失業返鄉。國務院及時召開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出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中央進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全年西部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662億元,增長38.1%,高于各地區加總平均水平8.6個百分點,其中,下達中央基本建設投資1589億元,占投資總額的43.2%。加大了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全年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轉移支付10058億元,增長26.8%,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額的44.1%。加大了項目支持力度,全年新開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18項,投資總規模達4689億元。
這些政策有力地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企穩回升。初步統計,2009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66868億元,增長13.5%。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055億元,增長17.4%;地方財政支出17549億元,增長27.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39億元,增長1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5%。進出口總額915億美元,下降14.3%,但自11月來,單月外貿進出口額止跌回升。西部地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71億美元,增長7.4%;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談判簽約額30億美元,占全國的69%。城鄉居民收入達到14213元和3817元,比上年分別增加了1242元和299元。
(二)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
鐵路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精伊霍、大理至麗江、臨河至策克等鐵路以及鄭州至西安客運專線建成通車,新增鐵路營運里程2662公里,貴廣、蘭渝、南廣、蘭新第二雙線等有序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西部路段、西部開發公路干線、進藏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加快推進,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120公里。一批新建、改擴建機場加快建設。小灣、拉西瓦、瀑布溝等一批水電站相繼投產,新增裝機容量1000多萬千瓦,溪洛渡、向家壩等水電站建設進展順利,貴州黔中、四川亭子口、西藏旁多等大中型水利樞紐以及青海積石峽等水電站開工建設。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工程建成通氣。新增光纜線路44.8萬公里,3G網絡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全覆蓋。全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155萬畝,保障了各類事業發展用地。
(三)生態建設扎實推進,環境保護力度加大
落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規劃,建設基本口糧田883萬畝、經濟林310萬畝,
安排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9萬畝。退牧還草穩步推進,安排圍欄建設7885萬畝、草地補播改良2351萬畝。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進展順利,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以及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有序推進,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全面實施,完成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3.12萬平方公里。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批復實施,滇池、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黃河中上游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進展順利。安排西部地區重點節能項目325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249個,重點污染源治理項目75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示范項目29個。
(四)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
西部地區積極發展特色經濟,培育出一批有一定競爭力、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主導產業。農牧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甘肅馬鈴薯、云南茶葉、青海油菜、新疆棉花和西紅柿、內蒙古牛羊等已經成為區域性品牌產品。寧東煤電基地建設進展順利。新疆獨山子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重慶蓬威百萬噸級PTA技術裝備國產化示范項目全面投產。廣西木薯燃料乙醇一期工程投產并穩定運行,內蒙古伊泰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試車成功。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大唐內蒙古煤制天然氣項目開工建設。重大裝備制造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明顯增強,航天航空、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不斷提高,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長19.6%。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建設44個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臺,認定17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旅游產業加快發展,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數1062萬人,實現旅游外匯收入43億美元,國內旅游快速增長。
(五)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
“兩基”攻堅成果不斷鞏固,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力度繼續加大,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政策,招聘特崗教師3.7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支持西部地區42所地市級重點中醫院、434所縣級醫院、1317所中心鄉鎮衛生院以及38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范圍繼續擴大。西部地區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250萬人、8497萬人、2306萬人和2229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實現全覆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有序開展,覆蓋人口超過3000萬人。住房保障全面推進,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籌集廉租住房81萬套,新建經濟適用住房37萬套,支持近60萬戶農村貧困戶家庭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16萬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實現通廣播電視;支持137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解決了217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沼氣用戶200萬戶,新建農村公路5.3萬公里,實施生態移民35萬人,自然村通電話比重達到90.8%,鄉鎮通寬帶比重達到93.6%。人才開發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博士服務團、西部之光等工程穩步推進。農民創業促進工程加快推進。
(六)區域政策有序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
堅持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空間發展模式,突出抓好重點地區和特殊困難地區發展,推動各類區域協調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全面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正在抓緊編制,三大重點
經濟區已經成為引領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高地。新疆天山北坡、呼包銀等經濟區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西藏、新疆、青海等省藏區、寧夏、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5個民族自治區生產總值突破23000億元,增速達到13.8%。扶貧開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全年中央財政用于西部地區的扶貧資金達124億元,占全國的64%。《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編制工作穩步推進,延安、榆林、慶陽等革命老區發揮資源富集優勢,著力打造國家能源基地。
(七)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
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西部地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已有近20萬家東部企業到西部投資創業。重慶、成都加快推進統籌城鄉改革,進一步搞活農村經濟。以西安為中心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設穩步開展。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相關配套改革。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深入拓展與上海合作組織、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穩步開展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廣西欽州保稅港區通過國家驗收。
(八)災后恢復重建進展順利,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恢復
四川、甘肅、陜西三省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已開工34700多個、完工25600多個,完成投資6545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65.5%。農村居民住房重建已基本完成,城市居民住房重建加快推進。95%以上中小學生已在永久性校舍學習,其余學生將于2010年春季學期搬入永久性新校舍。北川新縣城,汶川、青川縣城和映秀、漢旺等重災城鎮加緊建設。對口支援成效顯著,已確定支援項目3424個、援建金額744億元,其中313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援建資金到位449億元,1833個項目建成投入使用,部分對口支援省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原定三年的主要援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