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工作完成近半
“堆積多、時間跨度長是下王崗遺址的一個特點。”高江濤說,這個遺址從史前的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到西周、明清、近代,都沒有斷層。在一個發掘坑的橫切面上,記者清晰地看到從古至今、從下到上的文化堆積層。
“這次發掘中,西周早期的遺存特別豐富,這是非常珍貴的。”站在土堆上,高江濤有些激動地說,楚文化研究有一個瓶頸,就是早期楚文化相關出土文物不多,研究一直缺乏依據。他相信,此次發掘是研究早期楚文化的“一縷曙光”。
開展文物搶救工作以來,南陽市已經完成發掘項目65個,發掘面積9萬多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000余座,灰坑4000余個,陶窯、井、房基等其它遺跡500余處,出土各類文物7000余件。淅川縣文物局副局長劉國奇表示,目前全縣已完成52處發掘,有7處正在進行,發掘工作完成近半。庫區其余考古發掘項目將在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全部完成。
喚醒文明的記憶
中原大地蘊藏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明,喚醒世人對古文明的記憶。從舊石器時代的化石遺存,到各個時期的重要文物古跡,在淅川都找到了實物例證。
2006年,淅川縣倉房鎮東南方向徐家嶺附近發現一座大型楚國貴族墓葬。其中,11號墓呈“甲”字形,出土文物包括5個鼎和4個缶。經考古專家勘察后認為,該墓葬為戰國早期的楚國貴族墓葬,墓主人可能是大夫級貴族。據悉,徐家嶺楚墓是目前在南水北調工程中發現等級最高、保存比較完整且出土文物較多的一座大型楚墓葬。它的發掘,為研究楚國歷史文化發展、喪葬習俗、楚國與周圍各諸侯國的關系等,都提供了很好的憑證。
位于淅川縣上集鎮的溝灣遺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文物保護項目之一。2007年7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開始發掘,至今已完成面積3000平方米。發現的遺跡現象包括陶窯、灰坑、墓葬、甕棺葬和燒土堆積等共計770個。出土文物包括銅錢、銅鏡、鐵燈、玉器等。其中仰韶文化最為豐富,對研究漢水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序列,探討黃河與長江中游地區的文化交流狀況,都有重要的價值。
隨著越來越多文物和遺存的出土,一幅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畫卷在丹江口庫區漸漸鋪開。文物搶救工程還在繼續,古文明的“足跡”也離我們越來越近。賴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