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宣布調整國產陸上天然氣價格,上調幅度為0.23元/立方米,漲幅超過20%,而水、電、煤氣等作為公共產品,為居民生活所必需,本次漲價是否會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進而推高通脹,引發了公眾的普遍擔憂。
天然氣漲價
“此次的天然氣價格調整,并不是簡單的漲價,而是理順價格關系,是整體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一部分。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整體思路是,逐步提高價格水平,理順與可替代能源的價格關系,并建立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和動態調整的機制。”國信證券分析師嚴蓓娜認為,“天然氣是未來中國增速最快的一次能源,但是長期價格機制沒有得到理順,此次出臺的相關價格機制的目標都旨在理順價格體系,體現資源的稀缺性和生產成本,減少天然氣價格的復雜度,積極開拓下游需求,這一切僅僅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天然氣迅猛發展時代的改革第一幕。”
早在2006年、2007年,政府就醞釀對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實現并軌。然而,由于當時的通脹壓力較大,而不得不暫時擱置。“天然氣在我國CPI的構成中,只占不到1%的份額,此次大幅上調天然氣價格,取消天然氣價格雙軌制,恰恰說明政府認為當前的通脹壓力并不算大。”嚴蓓娜指出。
對居民實行階梯電價
在5月5日的國務院會議上,提出了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深化能源價格改革,調整天然氣價格,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落實煤層氣、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和脫硫電價政策,出臺鼓勵余熱余壓發電上網和價格政策。
因此看來,包括天然氣價格改革、階梯式電價、水價等資源能源類公共產品的價格改革已經箭在弦上。“我國的公共產品一直是以政府提供為主,公共產品提供企業基本通過各級政府補貼生存,提供的產品本身并不盈利。但隨著市場改革的推進,政府補貼逐步減少,造成這些企業生存困難,因此需要提高價格,否則市場將出現公共產品提供不足的局面。”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張鐵剛表示。
按規定,居民階梯電價是將用電量分為若干個檔次,對基本用電需求部分實行較低的電價,對超過基本需求的電量實行較高的電價。一般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三個階梯,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每千瓦時電價也較低;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也更高。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目前,浙江、福建和四川3個省份已對居民實行階梯電價。
“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基礎產業,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舉足輕重,但目前居民用電占社會用電總量的10%多一些,居民電價消費支出在總體消費支出中的比重也不大,遠遠低于交通和通訊費用,因此不會對CPI構成實質影響。”國泰君安證券電力行業研究員王威表示。
數據顯示,2003年以來,我國電價指數年均增長4.22%,略高于居民消費品價格(CPI)3.27%的年均增長率,低于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4.79%的年均增長率,遠低于其上游產品電煤價格指數16.51%的年均增長。
“比起現行的‘單一電價’計費模式,‘階梯電價’可以使得電力資源得到更加公平、有效的分配。”王威進一步指出。
推進水價改革
2009年以來,北京、天津、哈爾濱、蘭州、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具有代表性的 8個大城市均已經實施或者提出了居民生活用水調價方案,根據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城市供水價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調整供水價格有關問題進行規范,實際上表明了政府對于上調供水價格、推進水價改革的支持態度。
根據國家發改委對全國36 個大中城市服務收費價格的監測,2008 年居民綜合水價在2.36元/噸左右,而當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781 元。“如果假定人均生活用水量維持在2007 年65 噸/年的水平,計算可得目前我國人均水費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僅為0.97%,對CPI的影響有限。”國都證券水務行業分析師魯儒敏表示。
“能源價格改革目的之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們對能源的過度消費和使用。目前,國內長期實行的低價格政策,造成資源消費過度擴展和浪費,不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是大勢所趨,迫切需要進行定價機制改革。”張鐵剛指出。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作者:馬紅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