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梁振英于今年8月13日在香港中環接受記者專訪。新華網圖片
8月26日深圳特區將迎來30歲生日。30年間,深圳由一個“除小村莊和小漁村外就是荒山黃土”的地方,魔法般變成一個現代化城市,讓曾是深圳改革開放最早“思想啟蒙者”之一的梁振英贊嘆不已,驚呼“完全沒有預想到”。
梁振英現任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從1979年起,作為一名專業測量師,梁振英與其他20多位香港專業人士一起,連續多年免費為深圳特區的“拓荒者”們介紹香港及西方經濟法律制度的正反兩面經驗,講授專業制度和理念,并直接參與蛇口工業區和深圳的城市規劃。
“今天我們這幫人開玩笑說,如果說深圳現在由于一些基本建設不足,出現包括堵車或排水問題,那可能是我們那個時候的錯。大家完全沒有預想到深圳會發展得這么快。”梁振英日前在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時,這樣對記者說。
給深圳當“先生”時,梁振英才24歲。總結深圳30年的發展歷程,作為曾經最年輕、講課次數最多的“先生”,梁振英認為深圳之所以迅速崛起,在于能沖破各種枷鎖和僵化的思想,敢問、敢想、敢學、敢做。
深圳之初體驗
梁振英依然記得第一次進入深圳是在1977年8月,剛剛畢業回港的他希望去深圳走走看看。那時羅湖是唯一的海關口岸,只提供“朝九晚五”的通關服務。他回憶說,當時過關去深圳的人不多,每天大概40多人。
過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換點人民幣,然后拿“回鄉介紹書”副本到派出所蓋個章。之后每天都要去派出所蓋章,因為離境時邊防人員將核查逗留天數與蓋章的數目是否相符。返港時還需要把人民幣花掉,換成東西,因為當時人民幣不能換回港元,也不能帶出境。
從1979年起,當梁振英再次走過羅湖橋進入深圳時,他已是香港“專業人士促進現代化協會”的會員,應深圳方面邀請,利用周末去“授業解惑”。
由于當時邊檢手續復雜,且沒有24小時通關服務,梁振英去講課不得不犧牲整個周末。“每個月兩三次,那時候真是下了蠻大的決心,居住條件困難,而且由于交通不方便,沒法當天來回。”他說。
每一次,梁振英需要在辦完過關手續后,星期六在羅湖口岸深圳一側的華僑旅社住一晚。當住客過多、床位不夠時,華僑旅社就在過道里甚至廁所門口,支上軍用床,梁振英和其他香港人或海外華僑就在各種異味的“熏陶”下入睡,這種經歷讓他至今難忘。
次日一早,梁振英就會花一毛五分錢,雇當地年輕人用自行車載他去講課的地方。由于路況差,顛簸得厲害,再加上個高腿長,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的梁振英自覺有點狼狽。
但很快,隨著蛇口工業區的成立,梁振英就改乘小汽車或面包車去蛇口講課。不過他對進入蛇口前的那段只有路基沒有路面、大雨沖刷而成的“排骨路”記憶猶新。
讓梁振英等20多位香港專業人士頭疼的,還有如廁問題。當時在蛇口講課的地方附近有一間農民搭建的簡易茅房,蚊蠅亂舞,幾乎無從下腳。男士將就著解決,但女士就麻煩了。
梁振英回憶說,負責協調香港專家到深圳講課的香港招商局集團情急之中從香港運來一個移動衛生間,總算解決了女士如廁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