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在《中國改革》發表文章,澄清對中國宏觀稅負存在的一些認識誤區。文章指出,有國外媒體將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列為世界第二,對于諸如此類的評論,如果不加甄別,產生的誤導將貽害各方。
評價方法犯常識性錯誤
文章說,國外某雜志發布的所謂2009年稅負痛苦指數排行,一度吸引了國內媒體的關注。按其方法測算,中國稅負痛苦指數為159,在其公布的65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列第二,僅次于歐洲某國。
稅負痛苦指數的評價方法,是確定六個稅(費)種,包括公司和個人所得稅、雇主和雇員交納的社會保險金、銷售稅、財產稅,并將其法定最高稅率相加后進行比較,數值高低與所謂痛苦指數成正比(中國稅負痛苦指數159,是由增值稅最高稅率17%、企業所得稅最高稅率25%、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45%、企業交納的社會保險金最高費率49%、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險金最高費率23%相加得出)。雖然這六種稅(費)涵蓋了收益所得、貨物勞務和財產類稅收,在各國稅制安排上具有普遍性,但其評價和比較方法極不科學,其謬誤主要是將各稅種最高邊際稅率簡單相加,將稅率等同于稅負。
稅率是稅制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決定稅收負擔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稅率與稅負不能等同。確定稅收負擔的另一個決定因素是計稅依據,即稅基。盡管目前世界上實行銷售稅的國家的一般稅率普遍低于實行增值稅的國家的標準稅率,但由于稅基不同,不能簡單地得出增值稅稅負高于銷售稅稅負的結論。所以,用稅率直接代表稅負是一個常識性錯誤。
計算依據存在明顯偏差
文章指出,將稅率等同于稅負的評價方法,也沒有客觀反映稅率的真實狀況。比如,中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了11項應稅所得,對不同類型所得確定了不同稅率。工資、薪金所得實行5%-45%累進稅率,個體工商者生產經營所得等實行5%-35%累進稅率,其他所得名義上統一實行20%的比例稅率。將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籠而統之地按工資、薪金所得的最高邊際稅率45%計算,在所謂痛苦指數(159)中占28.3%,顯然有失公平。
特別關注
中國宏觀稅負有上升需要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在《中國改革》發表的文章中還說,目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日益凸顯的收入分配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矛盾的一個焦點。初次分配體現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顯然不夠。收入再分配面臨著平衡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艱巨任務。
目前,政府集中的稅收收入還無法滿足迅速增長的公共支出需求,有必要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合理提高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有一種觀點認為,政府集中的稅收收入規模不宜再擴大,應讓利于民,增加居民收入比重。這種意見并不完全客觀。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宏觀稅負不僅有上升的需要,也有提升的空間。
(本文來源:漢網-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