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第三章 重建布局
第一節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資源環境條件。舟曲縣城規劃區面積2.4平方公里,總人口4.67萬人,綜合考慮安全避讓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泥石流通道及地震活動斷層等因素,可利用面積約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1.23平方公里)。城關鎮、江盤鄉可用耕地432公頃。白龍江穿城而過,水資源豐沛,但地域分布不均,調蓄能力低。工業企業少,主要環境污染物為生活污水。
人口容量。縣城目前人口超載嚴重,為轉移部分人口新辟峰迭新區。峰迭新區距縣城13公里,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面積1.2平方公里。按人均建設用地80平方米計算,縣城和峰迭新區人口容量為3.8萬人,尚有0.8萬人需轉移安置。
第二節 重建分區
按照科學規劃、就近安置、適當轉移、局部避讓、積極設防的原則,并結合白龍江流域綜合治理,將規劃范圍劃分為原地重建區、就近新建區、轉移安置區、綜合治理區,合理確定各區域的功能定位。
原地重建區。主要包括縣城規劃區內適宜恢復重建的區域。加強災害綜合治理,消除災害隱患,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其中城區以行政、商貿、居住等功能為主,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嚴格控制人口規模。規劃人口2.3萬人。
就近新建區。主要是峰迭新區。吸納安置災害影響區域部分人口,承接縣城部分功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范洪水和地質災害,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創造良好居住環境。該區域以公共服務和居住等功能為主。規劃人口1.5萬人。
轉移安置區。在蘭州市秦王川安排部分建設用地,用于舟曲部分受災群眾轉移安置,與當地統一進行規劃。重點建設寄宿制高中,將舟曲縣高中教育調整至秦王川,同時建設部分轉移安置居民住房及配套設施。轉移安置人口0.8萬人,其中高中學生及教師約3500人,受災群眾1150戶、約4500人。
綜合治理區。主要包括災害影響區域內需要避讓的區域、縣城及峰迭新區周邊需要重點進行災害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區域。加強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修復,實施避讓搬遷,避讓區與居民點之間設置安全緩沖帶,有效減少地質災害風險,遏制生態惡化趨勢,形成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專欄2重建分區 |
||||
區域類型 |
所在地 |
可利用面積 |
規劃人口 |
|
原地重建區 |
城關鎮、江盤鄉 |
1.8 |
2.3 |
|
就近新建區 |
峰迭鄉 |
1.2 |
1.5 |
|
轉移安置區 |
蘭州市秦王川 |
1.0 |
0.8 |
|
綜合治理區 |
城關鎮、江盤鄉、峰迭鄉 |
災害隱患治理點及生態修復區域 |
第三節 重建方式
統一規劃設計。按照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相對集中、適當分散的原則,統籌城鎮和農村、縣城和就近新建區、轉移安置區和蘭州市秦王川的規劃設計,形成安全、協調、集約的空間格局。
整合利用資源。優化調整城鎮功能,相對集中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建設基層社會管理設施,整合資源、共建共享,提高土地等資源利用效率。
統建分建結合。災后恢復重建主要由政府統一進行規劃、統一組織建設。有能力、有意愿自建住房的農村居民,可采用統規分建方式進行住房重建,政府加強規劃管理和技術指導。
第四節 土地利用
用地規模。規劃期內,安排新增城鎮和農村居民點用地300公頃(包括蘭州市秦王川轉移安置區建設用地100公頃),同時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用地,安排臨時用地36.5公頃。
節約用地。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充分利用原有建設用地安排恢復重建項目,盡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草地等具有生態功能的土地,優化城鄉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土地整治。做好災毀耕地、林地、城鄉建設用地、河道堤防用地的整理。對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過程中過渡性安置用地、施工臨時用地盡可能整理復墾。與河道疏浚清障相結合,做好峰迭新區建設用地平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