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一噸配額的要價達到40萬至50萬元
記者 楊燁 北京報道
就像前幾年圍坐在山西各大煤礦門前,逢人便問“需要(煤炭)批文”的販子,倒騰稀土配額的畸形利益鏈已經在稀土行業里悄然興起。
“光倒騰配額就是暴利了。”在稀土業內人士的眼中,“有出口配額就相當于‘錢’”,甚至不需要生產和銷售這些環節,今年以來,氧化鈰漲幅最大,已達到242.9%,其它產品價格也都成倍以上增長,稀土熱潮把“出口配額”炒變形了。
“一個(稀土出口)配額已經賣到40萬至50萬了!”坐在辦公室里的王明(化名)正在焦急等待著消息。因為手中有很多海外客戶,所以他必須盡快弄到稀土配額,才能順利把這筆生意做好。他告訴記者,這個價格往往還要加上很多中間的好處費,即使這樣也有很多企業搶著要,想買也買不到。
在高額利益的驅動下,去年以來,稀土出口配額倒賣之風開始日益猖獗。《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一位稀土業內權威人士處了解到,這已經成為在稀土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在眾多倒賣配額的公司中,不乏國內一些大型企業。
眾所周知,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被大量運用在軍工、電子等行業,是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我國是稀土第一生產大國,但因為無序開發和競爭,前幾年稀土曾經以“白菜價”大量賤賣出口。為了保護稀土資源合理開發,近幾年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
實行出口配額制就是政策中的重要一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國政府開始逐步降低稀土出口配額數量。去年12月28日,商務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額總計14508噸,其中22家獲批中資企業的稀土出口配額將被限制在10762噸,9家外資及中外合資企業的稀土出口配額為3746噸,分別下降34%與37%。
“國外需求的旺盛加劇了國內對出口配額的依賴,加上在配額分配和監管方面還存在漏洞,也就給倒賣配額提供了絕好的空間。”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言非虛,實際上,目前國際市場的稀土需求主要依靠中國市場供應。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稀土礦產品產量為12.5萬噸,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產量為13.5萬噸。而2008年,中國稀土消費量只有7萬噸,而世界稀土消費量為13萬噸,約有一半用以出口。
根據王明對記者的描述,一般而言,有客戶但是配額不夠用的稀土加工公司,會通過一些中間公司或個人渠道找到“沒有客戶但是有多余配額”的企業。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一噸配額的報價應該在40萬至50萬之間,雙方確定價格后,這家稀土加工企業會把稀土產品的價格和購買配額的價格一并報給國外的買家。
“如果國外買家接受,后面的程序就向貼牌產品一樣。”他告訴記者,為了順利使用配額,上述稀土加工企業需要用配額企業的名義簽署合同并進行出口,貨款到賬后,配額企業會把之前談定的“買配額”的錢扣除,再把剩余的產品貨款匯到稀土加工企業賬戶。
“稀土加工企業和倒賣配額的大公司之間通常會有一些內部協議,但是畢竟還是有風險,一般都會找比較熟悉的渠道。”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
“不可否認是我們在稀土配額分配和監管方面存在很大漏洞。”上述業內人士直言不諱的指出。他表示,目前稀土配額就像“前幾年的煤炭批文”一樣,在需求火爆的情況下,不僅把稀土價格炒成了天價,更人為推高了配額的價格。由于相關政府部門并未真正考察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從而導致配額分配存在不合理,一些貿易企業手中握有很多配額,他們不用通過任何采購和貿易活動,直接倒賣就可以獲得暴利。
“這對于產業發展非常不利。”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衡昆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外的稀土產品價差已經達到50萬/噸至60萬/噸,配額倒賣將一定程度上繼續推高國內外的稀土價差,從而將加速我國稀土盜采和走私;另一方面,通過倒賣配額可以輕松牟取暴利,這樣的巨大誘惑將形成一個畸形的產業鏈條,因為涉及到權利尋租,也會滋生更多的腐敗等惡性事件。
衡昆建議,一方面國家應該加強對現有獲得配額企業的申請審核以及配額使用的監管力度,嚴禁倒賣配額的惡性事件發生,并提出相應的處罰措施。另一方面,應該建立行業準入條件,在環保、企業經營、規模等方面設立門檻,符合條件的稀土生產加工企業都可以申請配額,同時,配額應該更多傾向于滿足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