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 2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同志的重要文章:《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文章分五部分:一、在新的形勢下繼續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為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創造良好環境;二、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三、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四、堅定不移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五、在穩中求進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文章指出,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對于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具有重大意義。處理好三者關系,關鍵在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必須下大力氣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科學發展。
文章強調,調整經濟結構最重要的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基點。我國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市場空間大,內需潛力大,對發展具有持久的拉動作用。擴內需的最大潛力在城鎮化。城鎮化不僅可擴大投資,而且能促進消費,對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嚴格保護耕地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同時,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三化”并舉。擴內需的最大產業潛力在服務業。服務業也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是科技創新重要的驅動力量。要在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同時,促進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創新推動。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要在保持投資合理規模的同時,完善政策,改善環境,尤其要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有效釋放我國巨大的消費潛力。
文章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加大民生投入,本身就是結構調整,是轉方式的應有之義。要適應群眾新期盼,把民生工作放到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重大民生工程擺在發展工程的優先序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文章強調,擴內需、促發展、轉方式,需要體制機制創新做保障。要把發展與改革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
文章指出,必須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加強社會建設。一要合理劃分“基本”與“非基本”,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非基本公共服務主要依靠市場和社會力量提供。二要正確處理社會領域事業與產業的關系,既要維護社會事業的公益性,又要推進社會領域一些產業的市場化、產業化。三要重視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