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文化產業投資泛濫 九成產業園區沒有基礎便上馬

2012年05月03日15:10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文化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 產業 文化企業 黃圣依 證監局 投資總監 投資報告 投資機會 產業園區

泥沙俱下

文化投資泛濫,并不意味著滿地都是黃金,要選擇一個估值合理、前景良好的投資項目似乎越來越難。基石資本合伙人林凌對此感觸尤甚。

林凌2004年起就開始關注文化產業,當時沒有太多人認為文化是下一個“金礦”,但他仍堅持投入,最終看到了創業板開通,以及華誼和華策相繼上市,高達60倍的市盈率刺激起國內文化產業投資的熱情。

就在林凌認為好日子就要來臨時,投資環境卻變得越來越艱難了。2011年,林凌跟蹤了幾年的一家公司—江蘇廣電旗下的幸福藍海有意引入戰略投資,讓他見識到行業的火爆程度。該公司前后接觸了共計60余家創投機構,從中遴選出10家招標,要求每家機構做30分鐘的投資報告。林凌光是投資報告就準備了大半年時間,且反復修改,到最后一刻人家也不當場公布結果,“這讓我們心里更加忐忑了。”

最終,只有三家拿到了投資的“入場券”,基石資本是其中之一。“回想起來,其過程堪比選秀。”林凌說。

另一位接觸過幸福藍海的投資人透露,有一家基金甚至是以30倍市盈率“入場”。“這已經是完全瘋狂了。”該投資人告訴本刊記者,“國外即使華納和迪斯尼這樣的一流公司,二級市場的市盈率也不會超過20倍,這還是一級市場。他們怎么賺錢呢?”

一級市場的瘋狂只能讓二級市場更加瘋狂,正如之前誰也沒有料到華策影視能以高達85倍的市盈率上市發行一樣,誰也不知道奇跡會不會再一次發生。

最早跟華策影視接觸的是李青媛,當時她還在浙報傳媒旗下的投資基金工作,2006年雙方談判已經到了最后簽合同的階段,卻因對方不愿受到財務規范的約束而放棄,“當時覺得他們的財務太不規范了,要上市基本是不可能的。”結果三年后,剛成立不到兩年的浙商創投以3400萬收購了10%左右的華策影視股份,一年后這筆投資回報達到了十幾倍,浙商創投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為當年最大的黑馬。

李青媛曾跟手握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資金的國有文化產業基金經理交流,大家的感受一致是“很痛苦”,甚至是“越有錢越痛苦”。“手里有錢,卻投不出去。明明看著有的文化企業資質很爛,但依然能上市,能掙到錢,大家都想不通、看不懂。”

目前,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改制上市成為熱點。幾家國有大型文化產業基金都會參與其中,好處是可以掙一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差價,但這些機會并不被民營資本同等享有,畢竟是壟斷資源。“現在是僧多粥少,我們都在發愁現有的項目做完了怎么辦。”一個新成立的國資背景的文化產業基金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說。

在有人感嘆看不懂掙不到錢的同時,有人則在悶聲發大財。李青媛就見過不少房地產商,因為這兩年房地產投資受限轉而投資文化產業,個個都做得風聲水起。“說實話他們根本也不懂什么文化,但見著政策利好就投,反正投資也不大,結果還真有幾個投中了。”有幾個項目已經在申報IPO且進入上市流程了,李青媛見到幕后的主要投資人后,對方卻連他們的業務模式也說不明白,“反正在現有的環境下,投文化肯定是比房地產安全的。”李青媛說。

“我現在的目標是尋找下一個‘華策影視’。”因為主要參與投了華策影視,浙商創投合伙人李先文對于文化產業的熱情依舊很高,只是已經不再看影視項目。“現在來找我投資的影視公司基本都是項目公司,根本談不上可持續盈利和成長的能力,但都敢跟我吹說自己是下一個華策影視。”李先文認為,現在投資影視行業跟光伏能源行業類似,都需要面對產能過剩的問題。

外溢的出口

“預計五年內文化產業相關的投資將會超過3000億元,每年增長的速度超過20%。”劉德良告訴《中國企業家》,這與《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有密切關系,《規劃》提出要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占GDP的比重要達到5%,而2010年才達到2.75%,這中間蘊藏的機會巨大。

根據媒體披露,目前北京地區已進入上市輔導備案程序的文化企業就達150余家,其中,已過會待發行企業10家,正在北京證監局接受輔導備案程序的有78家,正在證監會接受審核的企業62家。此外,財務指標達到上市條件的,還有近千家。

“3000億的資金在這個市場上盤旋,但并不見得都是投在文化產業上了,而且也投不下去這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可能性很大。”劉德良認為,這其中最大的風險可能在于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其中一部分外溢的資金可能是文化產業園區的濫用。

據了解,全國所建的90%文化產業園區都沒有產業基礎,而是匆匆上馬,北京市現有文化產業園區120多家,與北京市具有文化創意產業基礎有密切關系,而很多不具備產業基礎的地方甚至縣級城市都有100多個產業園區,2010年全國約有1300多個文化產業基地或園區,其中同質化現象相當嚴重。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地方政府紛紛上馬的所謂“文化”及“動漫”產業園區中,將面臨政府將權力尋租的風險。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他曾遇到一個河北的地產商找他咨詢一個動漫產業園區的項目,就跟地方政府有密切關系,以極其優惠的價格拿了1000畝地,但最后在里面蓋了不少地產項目,唯一有點文化含量的是“動漫主題餐廳”。“前兩年是跟政府合作的最好時機,幾乎是空手套白狼。這兩年有點懸了,所以要抓緊時間。”這位地產商諄諄告誡。

地產和股市,是如今投資文化產業的兩大出口。相對而言,大部分文化企業本身并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盈利模式,這種消耗型的產出模式可持續性值得懷疑。據透露,2012年還將有一大批文化企業將上市,其中,中影集團、保利文化等幾十家國有企業都有上市的任務。剛剛過會的人民網以超募8.55億元、市盈率46.13倍的價格成為“官媒第一股”,而這僅僅是個序幕。據統計,至少有上百家文化企業將進入資本市場,文化產業大主題板塊將初步形成。“這對于中國股民來說,應該是件好事,因為又多了一個可以炒作的題材。”劉斌這樣表示。

至于這場擊鼓傳花的最終接盤手是誰,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如何能夠利用這波難得的大牛市賺錢才是人人關心的。余飛已在籌劃與即將上市的唐德影視公司簽約的事宜,他最關心下一部電視劇是否能破上一部的銷售紀錄,因為他已經開始拿利潤提成了;李先文在等待用下一個“華策影視”證明自己的機會,為此他已經做了一年的“空中飛人”,一年看了五六百個項目,今年已經有七八個在等待過會了。

這是一個沒人關心“文化”但所有人都關心“產業”的時代。一向信奉價值投資的李青媛認為,現在可能需要改變一下原來的保守作風,“否則這一輪都要空手而歸了。”

   上一頁   1   2   3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