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高攀)2012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央行的一系列舉措受到市場極大關注,它們不遺余力地推動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并在超寬松貨幣政策的道路上越行越遠。展望2013年,美聯儲、英國央行、日本央行都將提名或迎來新的行長人選,這些央行的動向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更值得細究的是,在金融危機的觸發下,在這些發達國家央行內部,一場貨幣政策制定方面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各央行通過重心的轉換和職能的取舍,權衡利弊。
控通脹目標調整
控制通脹是許多央行數十年來的核心指導思想,然而,在金融危機已過去四年、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后經濟復蘇仍不見起色的情況下,2012年,一些發達國家央行開始拋棄不惜一切代價抗擊通脹的傳統,轉而重新調整通脹目標,將政策重點轉向經濟增長和就業。
美聯儲本月宣布,未來貨幣政策的緊縮將取決于失業率下降的硬性目標和通脹預期上升的軟性目標,而且如果就業市場改善前景差于預期,將繼續購買更多資產,這意味著其將更加側重雙重使命中的充分就業。日本央行已表示將在明年1月舉行的政策會議上探討是否調整通脹目標,外界預期該目標被調高至2%的可能性較大。即將成為英國央行首位外籍行長的卡尼近期甚至提出,央行可以考慮采用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目標來取代通脹目標。
現在判斷“通脹目標制”過時為時尚早,各大央行更加強調的是靈活看待通脹目標。
金融監管職能變革
在控制通脹為首要目標的政策思路指導下,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先后將金融監管職能從中央銀行剝離,以更好地執行貨幣政策。但此次金融危機暴露出監管部門缺乏合作、相互推諉、應對遲緩等問題,使得這種分離監管模式遭受詬病。
這一議題在今年因為歐洲銀行業聯盟的構建再次受到關注。本月中旬,歐盟27國財長達成協議,賦予歐洲央行新的權力,自2014年起統一監管歐元區銀行業,這無疑是對中央銀行金融監管職能的高度認可。事實上,從主要發達國家央行來看,拓展并加強央行的金融監管職能正成為一種趨勢,而且更強調從宏觀審慎的角度加強監管。英國央行將從明年開始履行監管銀行的新職責。在2010年通過的金融監管法案(又稱多德-弗蘭克法)的指導下,美聯儲也已加強了對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監管。
政策獨立性降低
自20世紀7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出現滯漲以來,發達國家央行為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努力甚多,逐漸建立起良好的央行信譽,維護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也成為學界和業界共識。
然而,此次金融危機以來,為應對危機和刺激經濟增長,發達國家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不斷膨脹,為未來全球經濟埋下了通脹高企的風險,使央行信譽也面臨嚴峻挑戰;更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已被財政和債務問題綁架,存在主權債務貨幣化的風險。這使得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時必須考慮到本國債務可持續的需要,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時點可能更加延后,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日益受到侵蝕。
這一議題在今年因為日本政府對央行施壓而受到格外關注。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已要求央行將通脹目標上調一倍至2%,否則將考慮修改保證日本央行獨立性的法律。
從貨幣政策工具操作來看,發達國家央行大體上仍保持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但也不免受到本國財政狀況和政治壓力的影響,主權債務貨幣化的風險不容忽視。
維護金融穩定職能增強
維護金融穩定是中央銀行的天然職能,但在本輪金融危機之前,決策者普遍認為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金融穩定職能雖未被忽視,但也未被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此次金融危機和隨后的歐債危機將全球金融體系多次推向峭壁邊緣,并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重大風險,使決策者逐漸認識到穩定金融體系的重要性。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今年7月26日釋放的“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歐元”的信號是對金融穩定職能的最好注腳。回頭來看,這一措辭是今年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和歐債危機形勢變化的一個轉折點。今年9月歐洲央行出臺了不設上限的新購債計劃,此前還曾兩次推出總額達約1萬億歐元(約1.3萬億美元)的三年期再融資操作,這些也是履行金融穩定職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