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近日,各地陸續開始公布本級政府2012年“三公”經費決算和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政府財政透明度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記者從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起草的《2013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下稱《報告》)已經撰寫完畢。這是該中心第五次推出《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包括《2013年省級財政透明度評估》、《2013年省級行政收支及相關信息透明度評估》以及《省級政府部門預算透明度評估》三個分報告,以及新增加的《省級政府部門“三公”經費透明度特別評估》。
31省份公開的信息不到1/3
與往年一樣,2013年省級(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財政透明度評估仍然包括態度評估和項目評估兩個部分,滿分為1180分。
其中,項目評估包括一般預算基金、政府性基金、社會保險基金、國有企業基金4個大項(總共包括113個小項)。課題組表示,之所以選擇考察此四大基金,一方面是基于信息報告完整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為與現有的財政信息報告體系相吻合。
一般預算基金包含50個小項,政府性基金包含17個小項,社會保險基金包含30個小項,國有企業基金包含16個小項。每個小項滿分10分,項目評分共計1130分。
而態度評分,則是課題組通過信件的方式向各省份4個部門(省財政廳、人社廳、國資委及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申請信息公開,然后根據相關回復情況評定的。態度評分滿分為50分,一個省份若有兩個及以上部門回復則為滿分,只有1個回復的得25分,無回復的態度得分為0分。
調查結果顯示,31個省份財政透明度平均得分為370.56分,換算為按百分制計算的得分為31.4分,這意味著31個省份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話,只公開了全部調查信息中不到1/3的信息。因此,從調查對象的整體水平上來看,我國省級財政透明度狀況仍然不高。下文的得分均為換算后的百分制得分。
課題組通過信息公開申請、網上檢索(如政府官方網站)及出版物(如政府統計年鑒)查找等渠道,搜索得到相關信息。項目資料查找截止日期為2012年11月30日。
首次出現兩個及格省份
今年,在31個省份中,財政透明度狀況最好的省份是海南省,得分為77.7分;緊隨其后的福建省得分為68.46分。這兩個省得分超過了60分及格線,這是課題組進行省級財政透明度評估5年來首次有省份沖破及格線。而得分最低的3個省份依次是吉林(14分)、遼寧(18.69分)、浙江(19.44分),均不超過20分。
從得分分布來看,20~30分的省份最多,占48.39%;30~40分的省份占19.35%;而及格的省份僅有6.45%。大多數省份信息公開程度較低。
但相比往年,今年各省份的財政透明度整體狀況有明顯提高。2013年,31個省市財政透明度平均得分為31.4分,去年這一得分為25.33分。與去年相比,31個省份的財政透明度提高了23.96個百分點,這是項目組進行省級財政透明度評估以來增幅度最大的年份,這說明從2012年到2013年,我國省級財政透明度在以較明顯的增幅改善。
另外,分項目財政透明度也變化較大。總體來看,公開信息的項目在增多。2013年,公開信息的項目占比為83.19%,明顯高于去年的70.8%。
社保基金透明度相對最好,
國企基金最差
在一般預算基金、政府性基金、社會保險基金、國有企業基金4個大項中,社會保險基金的透明度相對最好,其次是政府性基金,再次是一般預算基金,國有企業基金最差,得分分別為40.89分、26.45分、25.21分與20.83分。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一般預算基金與政府性基金的透明度進步較大。2013年一般預算基金與政府性基金透明度的百分制得分為25.52分,比去年一般政府基金(注:一般政府基金今年被拆分為一般預算基金與政府性基金兩項)透明度得分20.45分高出5.07分。
另外,社會保險基金的透明度也有很大提高。2013年社會保險基金透明度的百分制得分為40.89分,比去年高出10.72分。最后,國有企業基金的透明度狀況則有所提高。今年國有企業基金透明度的百分制得分為20.83分,比去年的18.82分高出2.01分,信息公開情況有所進步。
在社會保險基金項目中,社保基金收支總額及余額信息公開比較完整,而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凈資產總額與資產負債表的信息以及社保基金收入明細、支出明細、資產明細、負債明細信息的透明度則相對較低。
一些項目完全沒有公開
統計結果顯示,一般預算產權參股支出總額及按投資項目分列的支出數額、按債權人性質分列的債務收入數額以及一般預算基金累計債務總額以及累計內債、累計外債金額等19項,信息完全沒有公開,在113個透明度項目中的占比約16.81%。
在透明度得分最低的國有企業基金這一大項中,各省各國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完全沒有任何公開的信息。
14個省份廳局未公開“三公”經費
地方“三公”經費公開的真實性有待考察
今年,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次對全國31個省份(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三公”經費公開情況作了調查與評估,并推出《省級政府部門“三公”經費透明度特別評估》。
在所有的政府部門中,課題組選擇了辦公廳、財政廳、發改委等30個與社會公眾的聯系較大的省級單位作為調查評估對象。調查方式為網上查找,課題組登錄各個政府部門的正規網站,查找是否公開了“三公”經費;查找范圍包括2011年“三公”經費決算和2012年“三公”經費預算的公開情況。
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有17個省份公開了“三公”經費,但公開的部門數量不盡相同,多的有29個,少的只有1個;有14個省份未公開“三公”經費,即在查找的30個部門范圍內,沒有一個部門公開“三公”經費。
2012年4月,中央要求省級政府在兩年內全面公開“三公”經費,即從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公開了“三公”經費即符合中央的意圖,但近一半的省份沒有公開“三公”經費,顯然與民眾的期望有較大差距。
“三公”經費14個省份廳局未公開
從各省份的查找結果來看,公開部門最多的是上海,30個部門中有29個在2011年和2012年都公開了“三公”經費;未公開的部門是物價局,這可能是因為上海市物價局內設于發改委的緣故,如考慮到這一因素,則上海市應屬于全部公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三公”經費公開情況的好壞似乎與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必然的聯系,經費發達地區如上海、北京公開的情況較好,但浙江、江蘇卻很差;經濟落后地區如貴州、甘肅公開的情況較差,但陜西、青海卻不錯。
商務廳公布最多 ,
人大、政協公布最少
30個部門中,以2012年“三公”經費預算的公布情況為標準,“三公”經費公開最多的部門是商務廳,有11個省份的商務廳公開了“三公”經費;公開最少的部門是人大、政協和物價局,分別只有1個省份的該部門公開了“三公”經費。
地方“三公”經費公開的真實性
有待考察
為了考察各省份與部門所公開的“三公”經費的具體支出數據情況,課題組選擇了衛生廳、建設廳、文化廳和商務廳4個“三公”經費公開情況較好的部門作為代表來進行分析。
課題組認為,在公開的“三公”經費數據中,有些地方的部門數據明顯存在問題,反映出地方“三公”經費公開的真實性有待考察。如新疆上述4個部門2012年的“因公出國(境)費”均為零,這意味著新疆衛生廳、建設廳、文化廳和商務廳2012年沒有一個人因公出過國(境)。實際上,在我們調查的30個樣本部門中,新疆2012年公開了23個部門,其中有18個部門的“因公出國(境)費”方面均為零,只有財政廳、交通廳、國資委、體育局和地稅局5個部門有“因公出國(境)費”。課題組認為,這種現象再怎么解釋也不能讓人信服。
沒必要專門公開“三公”經費
為了方便做好“三公”經費的公開工作,在《201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中新增加了“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工具購置”和“其他交通工具運行維護”等科目。
課題組認為,這種做法表面看來,暫時有可能會推進“三公”經費的公開工作,但卻阻礙了整個財政信息公開的工作。從信息公開的頂層設計上看,完全沒有必要專門去公開“三公”經費,只要將整個財政信息公開了,人們自然就會知道真正的“三公”經費是多少。在沒有整體財政信息公開的情況下,被公開的“三公”經費其全面性與真實性很容易讓人存疑。(記者 趙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