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七試點地區碳交易平臺或將年底全部上線

發布時間: 2013-10-09 16:30:26  |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  作者: 趙磊 柏添樂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碳排放 中國經濟周刊 核查標準 排放權 交易市場 地區合作 試點工作 交易平臺 上線 國家發改委

在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之后,湖北也加快了碳排放權交易的步伐。9月初,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監施遜濤證實,注冊資金1個億的湖北碳交易所將于近期揭牌。

自2011年國家發改委明確七地開展試點工作、鼓勵條件具備的地區先行先試碳排放權交易以來,各地紛紛出臺碳交易管理辦法,多個省市的碳交易市場正在形成。然而,中國碳交易還處于前期摸索階段,雖然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是大勢所趨,但現在看來仍然是空中樓閣。

深圳:

百個交易日成交金額700余萬元

“2010 年,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為2267.8 萬噸、2273.6 萬噸,位居世界第一,煙粉塵排放量為1446.1 萬噸,均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等13個重點區域,是我國經濟活動水平和污染排放高度集中的區域。

為完成“十二五”期間確定的“單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強度下降17%”的目標,中國嘗試逐步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明確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鼓勵條件具備的地區先行先試碳排放權交易。上述七個試點地區均位于我國污染排放高度集中的區域。

“目前,我國的碳排放交易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基于項目的自愿減排交易體系,但這種交易體系不具有強制性,企業減排動力不足;國家發改委主導在7個省市進行碳排放交易市場試點屬于第二種途徑,也就是為這些地方的企業設定碳排放上限,要求企業據歷史排放量和行業基準線確立自己的配額,如果企業的實際排放低于其配額,可以將多出的配額交易。

今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率先在全國上線運行。首吃螃蟹的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在運作首日完成8筆交易,成交21112噸配額。《中國經濟周刊》從深圳交易所獨家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約100個交易日內累計交易量為113855噸,成交金額為7120238元。

與全球最大的歐盟碳交易體系相比,這個數據顯得微不足道。“在2012年,歐盟交易了90多億噸的交易量,今年估計也會輕松的超過90億噸,”美國洲際交易所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1   2   3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