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并首次把這個概念寫入了黨代會的政治報告。在10月15日舉行的中共十七大開幕式上,當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工作報告中,將“建設生態文明”定義為中國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目標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時,引發了熱烈的掌聲。(2007年10月16日新華網)
在筆者的印象中,黨和政府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提及生態文明。199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就曾說過,“21世紀將是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但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很多環保措施沒有得到應有的落實。在過去20多年中,隨著中國承接國際產業分工,成長為新興的“世界工廠”,生態負擔日益沉重。官方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一,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全國七大水系監測斷面中62%受到污染,流經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在某些地方,生態破壞已經造成對人類生存的現實威脅。
盡管“生態危機”、“生態災難”在一些地方頻現,成了最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但仍然沒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警惕。不少地方對干部的政績考核中,主要側重于經濟增長、招商引資等,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生態環保作為“軟指標”,甚至連人人詬病的污染也成了GDP增長點。為追求政績,個別地方官員甚至不惜以破壞生態、透支資源的方式來發展當地經濟,出現了“要了金山銀山,毀了綠水青山”的咄咄怪事。有資料顯示,在過去20多年里,中國GDP年均增長9.5%,這其中,至少有18%是靠資源和環境的“透支”來實現的。
這些跡象表明,對于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如果不振聾發聵地叫響“生態文明”這一口號,喚醒全民的生態憂患意識;如果不在產業發展、經濟增長、改變消費模式的進程中,盡最大可能積極主動地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如果不認真反思人與自然關系中環境污染的代價,不在體制上進行變革,而是等到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之后再來治理,必然會使“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容納,社會難以承受,發展難以持續”。今年5月以來發生在太湖、巢湖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這方面的警鐘!
讓人欣喜的是,黨中央高瞻遠矚,首次把“生態文明”寫入了黨代會的政治報告,將之上升為全面小康的新目標,這不僅是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升華,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的重要意義,而且也是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環境生態問題所做出的莊嚴承諾,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一些歐洲國家對中國在環保中擔任的角色越來越關注。意大利《共和報》駐京辦的首席記者拉普尼說:污染和氣候變化作為全球性問題,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就很難解決。法新社甚至從胡錦濤的長篇報告中,把這個話題單獨摘出來做成了一篇報道……
竊以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小康。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生態文明”的政治內涵,徹底實現執政理念的根本性轉變。在戰略上,把生態文明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在實踐上,把生態文明作為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硬指標;在考核中,不再盯緊GDP,主要看當地經濟發展效率和質量改善了沒有,能源資源消耗速度下降了沒有,區域生態質量改善了沒有,環境污染治理和清潔生產水平達標了沒有……
當有一天,“生態文明”有了“一票否決”,成了官員重要的政績,我們的天才會更藍,水才會更清,山才會更綠,城才會更美,真正的“小康”也就如期而至了。(作者:高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