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杜青林: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2 月 16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訪農業部部長杜青林

□ 本刊記者

去年底,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回顧了2005年及“十五”時期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并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部署,提出了推進“十一五”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 2006年的工作重點。就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本刊記者采訪了農業部部長杜青林。

記者:剛剛過去的2005年,我國農業發展形勢喜人,糧食生產持續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杜部長,您能具體介紹一下2005年及“十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嗎?

杜青林:2005年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績、再上新臺階的一年。糧食生產保持較大幅度增產,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9680億斤,比上年增產291億斤,糧食畝產619斤,再創歷史新高;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325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實際增長6%;農業各行業平穩較快發展;農業科研和推廣工作成效顯著;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產品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

2005年農業的好形勢,為“十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畫上了圓滿句號。過去的五年,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的“三農”工作理論、政策不斷完善和創新,確立城鄉統籌發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戰略思想,作出“兩個趨向”重要論斷,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重要方針,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形成了全社會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良好氛圍。從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下發兩個“一號文件”,出臺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成為宏觀調控的一大亮點。“十五”時期特別是近兩年,“三農”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出現積極變化。

一是糧食生產實現超常性的恢復增長。糧食增產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單產提高。二是農民增收扭轉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十五”時期農民收入年均增幅可以達到5%。三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全國產業化經營組織已達11.4萬個。農民就業結構非農化進程加快,非農就業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0%左右,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十五”時期平均每年增加442萬人。四是農業科技進步取得重大進展。超級稻、轉基因抗蟲棉、矮敗小麥、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預計2005年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可達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五是農業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七是農村改革開放全面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農民負擔明顯減輕。農業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農產品貿易國。

但同時也必須看到,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深層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一是糧食穩定增產的基礎不牢;二是農業生產方式比較粗放;三是保持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難度較大;四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嚴峻。

記者:回首“十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您最大的體會是什么?

杜青林:回顧“十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歷程,我們不僅加深了對黨的新時期“三農”工作理論、方針和政策的理解,而且深化了對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尤其是深化了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認識,對做好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有了新的體會:一是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局;二是必須把實現、維護和發展好農民利益作為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點;三是必須把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目標;四是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農業由弱變強;五是必須加強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建設。

記者: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有什么樣的階段性特點?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杜青林:從農業農村的發展環境看,我國目前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新階段,必須把握新的發展機遇。從農業農村的深刻變化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在進入戰略轉變階段,必須創新發展模式。從農業農村的重大任務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仍然處于攻堅爬坡階段,必須積極應對嚴峻挑戰。

“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和要求,把握發展趨勢,明確發展目標,實施新的戰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基本目標是什么?

杜青林: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出發,著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 “三增”目標。

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毫不動搖地把糧食增產作為“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事關全局的重大目標。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力爭“十一五”時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0000億斤水平。

努力實現農業不斷增效。堅持把農業增效放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要千方百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綜合效益,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努力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堅定不移地把農民增收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任務。這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關系到農村社會進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爭取“十一五”時期農民收入年均增長5%以上,為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創造條件。

記者:圍繞“十一五”時期“三增”的發展目標,如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杜青林:概括起來講,就是“三大戰略”和“九大行動”。

“十一五”時期,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圍繞“三增”目標,實施“轉變、拓展、提升”三大戰略。通過轉變增長方式,拓展發展領域和途徑,提升發展能力和競爭力,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實施“轉變”戰略。重點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發展節約型、環保型農業,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一要轉變農業發展理念。二要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轉型。三要轉變農業資源利用方式。四要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五要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轉軌。六要轉變工作機制和方式。

實施“拓展”戰略。重點是拓展農業發展領域和途徑,構建農業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開拓農產品市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提高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水平。一要拓展農業功能。二要拓展農業產業鏈條。三要拓展農產品市場。四要拓展農村社會化服務領域。

實施“提升”戰略。重點是提升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支撐保障能力,強化農業物質技術基礎,健全農業政策法規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能力和競爭力。一要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二要提升農業安全保障能力。三要提升農業政策法規支持保護能力。四要提升農業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五要提升農民自我發展能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長期的歷史任務,是宏大的系統工程。建設新農村,要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作為中心任務;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主攻方向;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優先解決農民最關切的實際問題;科學規劃、穩步推進,多方支持、形成合力。

2006年,要以“三增”為目標,以實施“三大戰略”為重要舉措,圍繞大局,明確重點,突破難點,啟動實施“九大行動”。

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行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培育新型農民,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推動農村公共事業發展。

實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行動。力爭“十一五”糧食平均畝產650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0000億斤水平。2006年要努力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力求做到優質率提高5個百分點。

實施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促進行動。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2006年,選擇黃淮海專用小麥等8個產業帶進行重點建設。同時,積極開展優勢農產品名牌創建活動,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產品品牌。

實施農業科技提升行動。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實施農業科技提升行動,要以提升農業科技支撐和引領能力為核心,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為重要目標,促進科研攻關由跟蹤模仿為主向自主創新轉變,技術推廣由注重單項技術應用向系統集成技術應用轉變,農民培訓由注重數量向數量和質量并重轉變。

實施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使養殖業盡快從單純追求數量向數量與質量、效益與生態并重的方向轉變。

實施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推進行動。發展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業,對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行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以農村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為切入點,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循環農業發展,實現家居環境清潔化、農業生產無害化和資源利用高效化。一要開發農村清潔能源。二要治理農業面源污染。三要建設鄉村物業。四要推動生態產業發展。

實施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行動。

實施“九大行動”是近年來各級農業部門成功實踐的拓展和深化,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要措施,2006年要全面啟動,“十一五”時期要堅持不懈,扎實推進。

當前應重點抓好六方面工作

2005年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目前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把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入更多地轉向農村,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二)圍繞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三)穩步發展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四)堅持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和嚴格控制建設占地,確保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五)引導農民有序進城務工,公平對待農民工及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六)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投入,從多方面加強農村公共服務。

來源: 時事報告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