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民心工程。筆者外出調研時發現個別地方的新農村建設存在“小腳穿大鞋”,與當地經濟發展極不相稱的現象,各地應該予以規避。
現象一:住房規劃建設“一個樣”。新農村建設變成了追求是規劃、建筑風格的統一。一樣的樓房,一樣的玻璃。規劃設計沒有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狀況和居民的生活習慣,更沒有尊重群眾的審美觀念,體現個性和特色,完全失去了農村的本色。
現象二:對象不分窮富“一齊走”。個別地方為盡快達到所謂的新農村建設指標,既不分類指導,做好規劃,也不正視農村的現狀,更不尊重農民的個體差異,而是采取強制措施動用大量的民力財力,結果導致群眾負擔增加,甚至造成個別農戶返貧。
現象三:選擇短期項目“一陣風”。選擇新農村建設項目不結合當地實際狀況,引進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項目,將已有傳統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而是大搞短平快,選擇一些看上去見效快,實際上沒有生命力的項目。
現象四:宣傳組織發動“一頭熱”。新農村建設,不能單靠政府,關鍵要組織發動農民群眾自己發展生產,發展經濟。而少數地方干部官僚主義和本位主義思想嚴重,不充分利用村民自治這一平臺,沒有廣泛應用先進性教育成果,讓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新農村建設,導致一些群眾不但不思進取,反而因為上級給予了幫助、扶持,而產生坐享其成的依賴思想。
現象五:進度評比檢查“一刀切”。個別地方干部以為新農村建設可以一蹴而就,便以制定新農村建設進度時間表來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檢查考核方式就像教師給學生改試卷,必須按照標準答案答題,否則便視為不合格。
這五種現象帶來的結果,只能是脫離群眾,黨不滿意,群眾不高興。實在是不可取!(王志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