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回應時代――全國農村題材文學創作研討會閉幕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在有著9億農民的中國,應該多點像魯迅《故鄉》那樣的鄉土小說。但是,當前的中國,能夠寫農村題材小說的優秀作家或者以農村為背景創作的作家越來越少了。
真正關注、熟悉農村的作家沒有多少了
“像賈平凹那樣寫農村的作家,的確不太多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欒梅健在最近的一次賈平凹作品研討會上憂慮地說。一些評論家認為,這本身反映了中國城市與農村不僅存在經濟差距,也有著文化隔膜。
評論家們指出,更多的作家似在背離中國文學最強的主線——鄉土敘事。到了21世紀,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走高考路線,不少農家子弟已不熟悉農村,人們向往并追逐城市生活,作家常常也喜歡描寫從西方舶來的現代習俗。而一些知識分子也不再與工農“打成一片”。著名文學評論家陳思和說:“中國一些知識分子,站在比民間高的位置,俯視看民間,這樣寫出來的民間是沒有生氣的。”
近百年來中國涌現出許多優秀文學家和作品,都是以關注農村而著名的。魯迅的《故鄉》描寫了農村在工業化下的破敗,沈從文的《邊城》構筑了一個烏托邦社會,趙樹理刻畫了農村的社會主義運動,高曉聲推出了改革開放后的農民形象。人們認為,沒有這些,中國文學或會變得蒼白。
中國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祝福》等名篇始,就開了農村寫作的先河。上世紀20年代形成的鄉土文學,其代表人物如葉圣陶、臺靜農等,從各個方面表現了舊中國農村生活,提供了富有地方色彩的鄉村風俗畫面。可以說,從“五四”發軔的中國農村題材寫作一開端,便在水準上設定了標竿。差不多所有重要的作家,如茅盾、老舍、沈從文、蕭軍、蕭紅都有農村題材的名作——茅盾先生的《春蠶》,沈從文的《邊城》,蕭紅的《呼蘭河傳》等。
十年“文革”后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文學復興時期,我國迎來了農村題材創作的一次高潮。以“傷痕”、“反思”形式出現的農村題材寫作,深入人心并引起全社會共鳴。《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芙蓉鎮》、《陳奐生進城》、《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萬家訴訟》、《人生》等作品相繼出現,作家的身份或是“知青作家”,或是本土作家。他們與所表現對象融合無間,創作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這些年來,中國農村發生了最大的變革,但真正關注農村的、熟悉農村的作家,卻沒有多少了。”欒梅健說。還有不少的評論家們認為,以前寫農村的作家,一是回城知識青年,他們熟悉農村;二是“反右”時被下放到農村的文學青年,改革開放后恢復了創作,寫了大量農村題材作品。這兩種人現在大都退出了寫作。隨著改革開放的重心轉移到城市,都市小說、欲望化寫作、私人化寫作流行,都市精神面貌被充分表現,農村題材寫作陷入沉寂。
“孤軍奮戰”的農民作家賈平凹
54歲的賈平凹是中國少數堅持寫農村題材的作家之一。身為農民子弟的賈平凹的“孤軍奮戰”,因此引起了關注。他對媒體說,“從《浮躁》開始,農村發生的任何事情——從土地承包改革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在作品里一步步都寫過了。”
他最新的作品是40多萬字的巨著《秦腔》,寫的是城市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農村和農民新的命運。賈平凹用了馬爾克斯般的魔幻手法,通過一個叫引生的“瘋子”的眼光,引發人們對當今“三農”問題的憂患意識。
這部小說,對農民沉重的負擔、農村耕地的喪失以及農村文化的失落寄予深深的憂慮和同情。文學評論家李靜說,《秦腔》憂思深廣,敘事繁密,繪就了一幅當今鄉土中國的圖景。
賈平凹是全國政協委員,他本人正準備寫一部農村人到城市打工的作品。他說,人們希望能有更多作家關注巨變中的農村。
“新農村”建設是歷史契機
今天是個什么樣的時代?社會轉型變革,充滿生機活力;同時,欲望膨脹、心情浮躁、價值觀混亂……農民更是弱勢群體,不僅生活艱辛,而且精神迷茫困惑。農民和土地給城市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當前我們正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這些“新”里將鍛造出一代中國新農民。對于很多作家來說,這是非常幸運的,是趕上了大變革的時代,無疑是一個歷史契機。
賈平凹說:“希望‘建設新農村’幾年后,農民不再貧窮,能看得起病,孩子能上得起學,村莊不那么破舊,能感到一種生氣勃勃的景象,然后一步步走向城市化。”
作家關仁山指出,文學最終是寫人的,作家要敢于直面中國當下的農村變革現實,更加關注的還是這個變革時代農民的命運和靈魂。今天的農民英雄與梁生寶、朱老忠、肖長春、陳奐生截然不同了。新農民的新元素在哪里?他們有新的素質、新的觀念和新的壯舉。他們在新的躁動、分化和聚合中,孕育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我們要塑造形形色色的農民眾相。(于新超 韓 松 鐘 聞)
《光明日報》:多拍些農村題材電視劇
我國是農業大國,九億農民占全國總人口的絕大多數,但是近年來熒屏上農村題材的影視劇太少了,農民成了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從農村的實際情況看,農民的信息接受和文化消費,大體上是廣播和電視兩種。因此,多拍些反映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新風尚的影視劇,對廣大的農村和農民有強烈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希望影視工作者能真正深入到農村、深入到農民的生活和他們的心靈中去,在熒屏上推出更多、更好、更能反映新農村建設和農村變化的影視劇。(安徽明光丁景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