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海風送來的咸咸的味道,汪小烜感覺久違了。秋季,他就要去哈佛大學讀博士,在這之前,他專程從美國趕回家鄉。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直奔鄉下,參加瑞安農協“新農村新青年”大學生暑期支農活動。
同行的還有芝加哥大學、布里斯托大學的留學生,以及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的志愿團。
此前,瑞安農協在浙大瑞中QQ群、5460同學錄上廣發英雄帖,呼吁瑞安籍的大學生回鄉,去看看新農村。隨即接到了來自海內外50多個志愿者的回應,其中高校教師、博士、碩士約占1/3。盡管所用費用全部自理。
一個多月過去了,大學生們和當地農民都成了好朋友。用毛芋專業合作社農民林志寅的話說,“大學生開朗、活躍,點子多。我們互相加了QQ,以后好保持聯系。”
非常有創意的一次實踐
志愿隊里,有個女孩繆妙,大家都叫她“蹲點狂”。繆妙是莘塍人,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二學生。每次蹲點,她都搶著要去。
繆妙在下鄉小分隊里,也算是紅人,因為她是本地人,許多農民不會講普通話,她能當翻譯。“就是我,也不能和農民完全地溝通,比如,在調查問卷里,我們需要摸清農民的社保、醫保情況,但這個詞在土話里是沒有現成的詞語好套用的,我得費好大勁,繞一大圈,才能讓農民知道,我們問的究竟是什么。”
繆妙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活兒,這次暑期實踐的全部方案,全靠大伙出主意。“和農民聊聊,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兒,他們的淳樸、難處,無不讓我震撼,不像在電視上看到的,不痛不癢的。”
而讓浙江大學單航宇感觸最深的則是:在一戶貧困村民家里,當大學生們把藥品送上時,女主人微笑著拒絕了,“我們不種田,你還是送給在那邊田里干活的人吧。”
“誰說農民自私自利,只知自身的利益,思想狹隘?”單航宇感慨說,“他們懂得愛,懂得真正的以人為本,懂得和諧社會的本質。他們才是真正地在踐行鄉風文明,他們才是對新農村有深刻理解的主人翁。”
調研結果將會向上反映
瑞安市副市長陳林說,根據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瑞安率先在全國成立了首家綜合性的農村合作協會,在實踐中,發現還需要第三方志愿者的參與。
據介紹,大學生來主要做幾項服務工作,當農協會員合作社社長的助理,協助整理社員檔案,并以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等方式,開展特色農產品普查、會員資料庫補充、合作化項目宣傳等工作。
“農民最缺乏文化知識了,他們甚至連申報項目都不會寫,又何來經費支持呢?大學生能寫,他們幫著整理原始材料,對農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一件事。”瑞安農村合作協會志愿隊隊長周綱說。
周綱說,小戶農民,沒有反映的渠道,他們將通過政協提案、新聞媒體等,將這次大學生下鄉調研時發現的問題反映上去。并嘗試著和散布海內外的瑞安商會聯系,讓他們幫著把農產品直接賣出去,目前已經得到了一些積極的反饋。(記者 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