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他,最早在國內提出并倡導市場經濟理論;他,是經濟理論界“市場經濟論”和“整體改革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因堅持市場化改革被稱為“吳市場”;他,是吳敬璉。
輿論把華爾街妖魔化了
新京報:今年有部叫做《華爾街》的紀錄片很火,我看了好幾遍了。你是這部片子的總顧問對吧?
吳敬璉:對,片子的導演李成才是我的老朋友,他拍《大國崛起》時我們就認識了。
新京報:平時工作和研究那么忙,怎么會想起做一部紀錄片呢?
吳敬璉:成才要拍片子我肯定要支持;美國的經濟學家很多也做演說,做講座。
另外,我感覺金融危機后,輿論把華爾街妖魔化得比較厲害,這樣不好。我希望有一種理性的聲音和態度。
新京報: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介紹華爾街,你會怎么介紹?
吳敬璉:我不會用這種方式介紹,現在社會太復雜,你把他簡化了以后,一定有歧義。
新京報:你覺得華爾街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什么?
吳敬璉:不斷地變革。
股市正常化信息需對稱
新京報:《華爾街》中講述了美國市場發展史,如果和美國股市相比,你覺得當前的中國股市處于哪個歷史階段?
吳敬璉:十九世紀末期吧,美國人管那個時代叫強盜貴族時代。比如,那時候美國開發西部,如果誰承修了一條鐵路,鐵路兩邊的地就給他了,然后找銀行、政府給錢,鐵路其實不是他自己的錢修的,還占了大片的土地。
有一本書就叫《強盜貴族》,就一個一個地講他們的故事,包括摩根、洛克菲勒、斯坦福(均為華爾街大佬)等等。
這本書后來得了普利策獎。
新京報:為什么認為我們的股市處于那個時期?
吳敬璉: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監管、證券公司以及媒體,都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是他們都可能發生扭曲。政府監管尤其要解決信息不對稱,但是如果有些官員想的不是這個,他們想的是尋租,就會利用各種行政許可、審批來尋租。
高西慶(中投公司總經理)寫過一篇文章談兩種監管路線:一種監管路線的要點是強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這樣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另一種叫實質性審批制度。中國就是用的后一種制度,后一種制度很容易造成權力尋租。
私募好多不真正做私募
新京報:你剛才講到尋租,能舉個例子嗎?
吳敬璉:比如現在私募基金的問題就非常嚴重。我感覺,私募基金好多都不是真正做私募基金了。
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的價值就在于,能夠幫助你改善整個企業的戰略、管理,所以一般都培育好幾年,平均大概要五六年。但目前我們的私募基金不是這樣。現在有個說法叫做“臨門一腳”,就是你條件都具備了,我就找你了,我要入股。
新京報:證券公司存在這種情況嗎?
吳敬璉:證券公司本來是中介,因為他本來可以有研究班子,可以研究股票,然后給投資者說買哪個股票能夠賺錢。就像《華爾街》里講的那家,他把他們的分析全部公布到網上,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中國有些證券公司和投資銀行不是這樣,他們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都干。為什么羅斯福當時要分業經營呢,就是因為他玩這些東西。
新京報:沒有監督的權力會導致腐敗。
吳敬璉:對,所以這里面就是人性的問題。“文化大革命”想把人性改了,想通過運動斗私批修把人性凈化了,結果搞得一塌糊涂。
媒體是信披的重要一環
新京報:我記得你以前曾經提過一個“權貴資本主義”的說法。
吳敬璉:現在仍然是這個說法。權貴資本主義就是官僚資本主義。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新京報:你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媒體應該做些什么?
吳敬璉:媒體的作用很重要,是信息披露里面的重要一環。前不久我給《鳳凰周刊》寫祝詞,我說“在四十年代的時候,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和黨報延安《解放日報》、重慶《新華日報》都高度評價了羅斯福的四大自由。但是我覺得現在看起來,羅斯福的四大自由還是有局限性。
現在看來一個最重要的自由,就是信息傳播的自由“。
媒體在促進信息對稱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媒體在起這個作用的時候,又會有人利用這樣一個職能謀求個人私利。所以《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道瓊斯有一個守則,守則里面對于員工的個人投資規定得非常嚴格:持股時間不得短于六個月。
最緊迫任務是全面改革
新京報:你最近在經濟增長模式方面寫了一些文章,提了些建議。
吳敬璉:主要是產業升級方面吧,現在看來在產業升級方面,廣東的決心比較大。
新京報:為什么這么說?
吳敬璉:產業升級,我并不太看好轉移。要升級原地增加知識含量,增加技術含量,改進產品,就可以。
新京報:看來你不支持“騰籠換鳥”這個說法。
吳敬璉:我覺得“騰籠換鳥”這個說法有危險。我在廣東其實也講到了這些。
騰籠以后,鳳凰不來怎么辦?后來他們也改了說法,叫“筑巢引鳳”什么的。
新京報:“十二五”規劃中,你認為最緊迫的任務是什么?
吳敬璉:一個全面的改革。經濟上,主要就是要減少政府、國企控制的資源,要實現民進國退;司法上,要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的審判要保證獨立性。
保護創新需要具體措施
新京報: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搜狐董事長張朝陽曾經抱怨過,現在中國的經濟環境保護創新很不夠,搜狐被人剽竊創意最終起訴,結果被判各打五十大板。你怎么看?
吳敬璉:我贊同張朝陽要保護創新的呼吁。我也挺好奇,他以前賺錢賺得很多,然后吃喝玩樂了,好像不太關心這些宏觀的事,但近年這方面的表態不少,是個積極的表現。
2003年我們做過調查,大多數的出口企業都說人民幣不能升值,因為我們只有微薄的利潤。但是在浙江,有一個老板就說,近期不升值,好。長期看,三五年如果繼續這樣,要出大事兒。因為沒有人搞技術革新了。
新京報:不搞技術革新了都怎么辦?
吳敬璉:像浙江北部這些服裝出口什么的,一點創新都沒有,樣子都不改。怎么形成的?
就是開始有少部分人搞了設計了,很少很少,然后呢,別人就抄。抄了以后,搞設計的當然不干了,不干就鬧。鬧到當地政府,政府就出來說“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是鄉親嘛,別打了,大家共享”。共享的結果,就是不再創新了。以至于形成一種風氣,大家都等著,你要創新,我就抄。這樣幾年下來以后,問題就大了。
新京報:“十二五”規劃里也有很多鼓勵創新的內容。
吳敬璉:現在需要有具體措施,具體內容。現在司法地方化非常嚴重,我在你這兒搞一個發明,我拿著這個發明跑了,只要跑到另外一個地方,那個法院就會支持他。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國企有些是政企不分的,就會獲得行政力量來保護。
應允許民間銀行運行新京報:其實地方的民營企業發展不起來,金融業是不是也有原因?
吳敬璉:應該反省,我們的正規金融為什么不夠發達,民營企業沒有辦法拿到資金。
新京報:你覺得正規金融不發達的原因是什么?
吳敬璉:還是國有壟斷。
管制太嚴了。過度管制其實是不好的。
新京報:前一段時間有傳聞說,阿里巴巴想開一個銀行。
吳敬璉:我覺得很好。
新京報:聽說到監管層,這事就沒下文了。
吳敬璉:寧波的民營銀行準備多少年了,五年以上了,還沒有上市。
新京報:不讓民營銀行上市,擔心什么?
吳敬璉:不知道,有一個專門的組織,由一百多位經濟學家組成,專門去跟監管部門談,應該允許民間銀行運行。他們說可以,這樣,你們來改造信用社。
新京報:這好像是金融系統中比較顯著的不良資產?
吳敬璉:對,但是這些人說資產倒不怕,就是文化改不了。
新京報:是國有銀行的文化?
吳敬璉:對,信用社其實也是國有的。
保護中小企業要落實制度
新京報:大量的創新其實來自中小企業,但是中小企業似乎壓力很大。你怎么看這個現象?
吳敬璉:今年第三季度以后國務院制定了“新36條”,但是總的來說改善得不夠好。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那些措施落實得比較好。所以,到了1999年、2000年,中小企業有一個急速增長。當時國企下崗職工有幾千萬,很快就解決了就業。
現在保護中小企業,政府還是應該要從制度上來落實,光是號召大家要重視,恐怕還是不夠的。
新京報:你認為應該從哪里突破呢?
吳敬璉:我說一個小事。
我們有些地方,民間辦了一些小額貸款、微小貸款,最高限額2萬、3萬那種微小貸款,民間辦得不錯,但是資金量有限。吳曉靈(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就提出來過,建議我們的國有大銀行對這些小額貸款公司做批發。
如果讓國有大銀行去做幾千塊錢的貸款成本太高,這種貸款國有大銀行很難做。吳曉靈建議國有大銀行批發,比如說貸100萬給一個聲譽比較好、經過審核的小額貸款公司,然后由它再去做零售。
轉變方式要創造創新
新京報:你對“十二五”規劃有什么建議?
吳敬璉:老有人問我“十二五”會怎么樣。其實“十二五”基本的調子和方向和“十一五”是一樣的。
我們其實有很好的“十一五”規劃,但是執行的情況并不理想。
世界增長委員會主席、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爾。斯班斯,前段時間受邀做“十二五”研究,我跟他座談了幾次。他看了我們的“十一五”,聽了發改委的一些司長、秘書長講“十一五”的過程以后,他評價非常高。但是他說,為什么這個上面寫的東西看來并沒有發生。其實,落實是最根本的問題。
新京報:你認為該如何落實呢?
吳敬璉:“十一五”的時候就討論過,經濟發展方式要轉變。其實,“九五”計劃里面就提到經濟方式轉變的問題了。為什么“九五”沒有落實呢?所以看起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制度性障礙。
新京報:制度性障礙體現在哪里?
吳敬璉:大概有四個:第一,把GDP增長看作政績的首要標志,追求高GDP;第二,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控制權力,各級政府,比如土地、貸款。這兩條一來,各級政府都運用資源的權力去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方式就轉變不過來了;第三,財政體制。財稅體制迫使各級政府官員都要去搞GDP,不然它日子很難過;第四,價格扭曲。各種資源價格太低,就鼓勵人們浪費資源。
要轉變增長方式,就要提高技術含量,要鼓勵創造創新,要提高附加值。
本報記者陽淼
“貨幣超發必然 制造股市泡沫”
貨幣超發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刺激經濟,一個是為了人民幣不升值,去收購美元,收購外匯。你看最近升值很快,如果升值到了位就不需要發票子去買外匯了。
Q:你認為明年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明顯的通脹情況?
A:目前我們國家處于貨幣超發的狀態,這必然會造成通脹,制造股市泡沫,抬高房價。超發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刺激經濟,一個是為了人民幣不升值,去收購美元,收購外匯。你看最近升值很快,如果升值到了位就不需要發票子去買外匯了。
中美兩國存在經濟結構差異,美國儲蓄率很低,是入超國家,中國是出超國家,因為我們有大量的人需要就業。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外匯多了,自然要求升值。要求升值就得壓制它不升值,就得發鈔票,去買外匯。
Q:你對自己所在的行業在2011年的發展有怎樣的預測?
A:我們的資本市場比起九十年代還是有進步的。進步的動力來自多種多樣的力量。比如說,有來自知識分子、中產階級,以及一些有改革思想的和政治抱負的官員。但目前阻礙改革的力量也非常大。這兩股力量現在還看不出來是誰強誰弱,只能說希望這個健康的趨向變得更強。
Q:目前還在世的人中,你對誰的印象比較深刻?
A:有一些人吧。比如梁小民不錯,他能夠把經濟學說得很通俗,他寫的那些短文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