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高校師生關系漸行漸遠? 聽,大學校長與學生說話的語境在變
“我看過一些醫學生理方面的資料,這些資料告訴我,青年的生長發育可以到25歲甚至更晚,在18~22歲這4年里,如果一個人能夠注意運動,堅持鍛煉,加強營養,通常個子可以再增高2~5厘米。我由衷地希望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在今后的4年里,每個人爭取再長高3厘米。何況在座有不少同學還不滿18歲,我想我的這個愿望是有可能實現的。”
“哇!”今年9月開學典禮的時候,廈門大學朱崇實校長這段幽默風趣的講話,讓2007級新生個個笑逐顏開。“原來大學校長是這樣平易近人的,居然還能想到我們個子長高的問題”。
中國的大學校長的確在變。
在2004年第二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當中國校長們致力于探討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時,耶魯大學校長雷文則在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與學生相處。
雷文集12年校長經歷而成的一本新書——《大學工作》,已經成為觀察今天中國高等教育變化的一個參照文本。
和體系完備、論述嚴謹的大部頭理論著作完全不同,這部書中收錄的相當一部分文章,不過是雷文校長每年在開學典禮時對新生熱情洋溢的講話以及送別畢業生時激情滿懷的告別辭。雷文校長說,“每次面對學生演講的時候,我總是不忘鼓勵那些天資聰穎的年輕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在校學習的機會,同時呼吁他們將所學用于助益他人,貢獻于社區、國家及世界。”
在雷文校長看來,這是非常必要的。大學的責任是保存和發展知識寶庫,捍衛自由探尋和自由表達,培養領袖和善于思考的公民,改善我們的世界,拓展人類的成就,挖掘人的潛力,這也是發展人類物質文明和提升人類精神文明的最好途徑。
一個大學校長就是一所大學的靈魂。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校長面向學生的講話,不再是那種居高臨下的口氣,也不是那種刻板、公文化的語言,而是變得越來越平等、越來越具有個性。他們清楚地知道,對學生一生最有用的是什么、以學生為本意味著什么。
探索未知是更重要的學習
9月10日的華中科技大學周報,用楷體文刊登了校長李培根的一篇文章,題目叫作《學習》。
這是李校長在2007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一個講話。無論是個人講話或寫隨筆,他向來喜歡用只有兩個字的簡潔標題,如同他的思想以及做人做事的一貫風格。
為什么要學習?
這能算是一個話題嗎?所有老師、家長告訴孩子的是“學習無非就是為了考上一所好大學,找到一份好工作”。
可是李校長卻說,我要說,還要為了某種未知而學習。在這個宇宙和世界中,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們學習,需要我們探求。人類的未知還太多,你們的未知就更是沒有窮盡了。對求知的渴望應該是有知識、有抱負的人的標志之一。
我想說,還要為了某個夢想而學習。“我有一個夢”,這是世界千年名言之首。人之為人,不能沒有夢想,然而夢想的實現一定需要學習。
我還要說,為了生命的過程而學習。其實,學習就是成長過程之關鍵。成長中一定需要學習,人都要在學習中成長。當國家和你們的家庭為你們提供如此好的學習條件的時候,你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機會。
我還想說,既然為了生命的過程而學習,更進一步,就要無為而學習。著名教育家杜威言“教育本身并無目的”,其意義恐怕也在于此。真正的無為乃是無所無為。
那么,我們要學習什么呢?李校長的回答是,你們已經知道了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你們已經知道了要學習科學與人文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
我要說,你們還要向社會學習。雖然你們來到大學這個知識的殿堂,可千萬不要忘記了解和學習社會。高爾基的大學不就是社會嗎?學習社會,你就會充滿希望和激情;學習社會,你會堅定信仰和方向;學習社會,你可以齊家治國;學習社會,你可以走向四面八方。
我想說,你們還要學習情感。一個沒有健康情感的人是不健全的人。責任是一種情感,尤其是青年人,對社會、家庭、國家、民族,乃至集體,都應該有一份責任;同情是一種情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對于弱勢群體或弱者,現代青年更應該充滿同情;愛心是一種情感,社會應該充滿愛心而更文明,環境因為人類的愛心而更美好,你們因為充滿愛心而更有魅力、更有前途。
我還要說,你們要學習競爭。生態的繁榮需要競爭,人類社會的進化需要競爭,你們的發展一樣需要競爭。競爭需要追求卓越,競爭需要創造。
我還想說,你們需要學習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環境需要和諧。為了社會和環境的和諧,你們能做什么?你們還要學習如季羨林先生所言的自身和諧。沒有自身和諧,你們很難為社會和環境作出貢獻;沒有自身和諧,你們可能迷失自我,失去目標,還可能陷于茫然、苦悶、掙扎、甚至崩潰。
要為未知而學習,為夢想而學習,為生命的過程而學習。
要學習社會、學習情感、學習競爭、學習和諧。
李校長推開的“學習”這扇窗,給學生展示的是一個遼闊無邊的世界。
這些讓人激動、心跳的文字,這些富有詩意的話語,能夠引領學生遠離社會那些世俗和功利的目標,他給了學生一個全新的視角。
不能忽略“學習”以外的東西
如果說李培根校長集中講了“學習”的問題,點燃了學生的激情與夢想,那么廈門大學朱崇實校長向新生提出的四點希望,則體現了另一種溫情和關切。
朱校長向同學提出的第一個希望,是要學會“感恩”。
他清楚地知道同學們為高考所付出的艱辛,“不說其他,僅僅高考階段的魔鬼歲月,我想幾乎在座的每個同學回想起來都還會后怕”,但是他更想說的是,“為了這一天,你們的家長和老師為你們所受的煎熬、所流的汗水可能比你們還要多!你們有理由盡情地享受這豐收的喜悅,但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你們今天的收獲飽含著多少人的汗水和關愛在里面,從今天開始,你們要對‘感恩’二字有更深的體會和理解!”
第二個希望,是讓同學要確立更高的人生目標。
朱校長叮囑同學們,不僅要自我成長,而且要幫助別人,不僅要自我奮斗,而且要服務社會,不僅要規劃自己的幸福人生,而且要思考如何報效祖國!要成為這樣的社會精英,你們從今天開始就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要珍惜自己從今往后這1400多天的每分每秒,要充分利用學校為你們提供的條件,在科學和文化的海洋中汲取你們成才所需要的一切養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壯大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
他向每一位同學提出了忠告:千萬千萬不要被電子游戲所迷倒!他告訴大家,已有科學實驗證明,這就像吸毒一樣,一旦上癮,它會偷取你的時間,消磨你的意志,摧毀你的身體,最終讓你一事無成!在這開學的第一天,我由衷地希望你們牢牢記住這是收獲的季節,更是耕耘的季節,不要辜負家人、師友、社會對你們的期望。
第三個希望則是所有同學們最沒有想到的,那就是囑咐大家要好好鍛煉身體。
他自豪地介紹說,廈門大學擁有中國最美麗的校園,這里依山傍海、氣候宜人、風光無限,是鍛煉身體的最好場所。“親愛的同學們,我確實非常希望每一個學生在廈大學習4年之后都能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都能掌握一到兩項自己喜愛的運動技能,我特別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會游泳,希望每年的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能有更多的廈大同學跑完全程……”
第四個希望是希望同學們認真地上好軍訓這第一課,軍訓之后,每個同學都能增添一份軍人的英武之氣和剛毅精神!
對即將開始人生新航程新生活的大學新生而言,校長一句句親切的話語,一個個殷切的希望,一聲聲懇切的叮囑,都有可能成為他們永恒的記憶,并影響他們一生的成長。
在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急劇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大學生需要細致入微的關懷、需要做人做事的引導鼓勵、需要學習工作的崇高感、需要校長和老師能把他們的陽光照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記者 謝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