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幾名學生走出北京大學法學院大門。 實習生袁夢晨攝
通訊運營商搭著涼棚大肆招攬客戶,小販們兜售著各類生活用品,自行車店新進的車子太多,不得不從門口一直擺到路邊,隨處可見的橫幅上寫著“熱烈歡迎新同學”。在北京大學開學這幾天,校園里到處可見這樣熱鬧繁忙的景象。
但被歡迎的新同學并非都在為進了名校而興奮,有人在為學費發愁。
8月23日,一篇名為《親愛的我的北大,我是否該賣身交你的天價學費?》的帖子,出現在天涯論壇上。雖然帖子被批有明顯的“標題黨”傾向,但其中反映的問題卻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該網友稱,自己即將進入北京大學攻讀法律碩士,但每年2.2萬元(3年共6.6萬元)的“天價學費”,讓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學費負擔。
這個網友質問,這種收費是否符合教育部文件規定,是否已經淪落成了學校的創收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自2007年以來,隨著部分高校公費、自費的取消及獎助學金制度的變軌,研究生培養機制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次“天價學費”事件的出現,研究生學費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據了解,高校有一部分專業出現了“天價學費”。這種收費是怎么產生的,是否合理?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學費是否天價?各方觀點不一
記者調查了解到,該發帖人為女生。當記者試圖通過其朋友與她取得聯系時,她朋友說,該女生不愿意再談,“再討論下去對她在北大讀書或多或少有影響”。
在帖子中,這名女生這樣描述了自己的家庭境況:“母親臥病十幾年,家徒四壁,父親也已年過花甲?!薄拔壹胰昙兪杖氩贿^五六千元。本科期間家里只是負責我每年3000多元的學費,剩下的生活費我自己解決?!?/p>
她說自己對“天價學費”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雖然每年2.2萬元的學費是自己在報名時便知道的,但考研時看到學校的總招生簡章上寫著普通獎學金額度比學費還高,認為只要自己努力拿到了獎學金,學費就不是什么問題了,“自己只需要解決第一年的學費就可以了”。
但讓她失望的是,原本期望的獎學金和助學貸款變得“猶如水月鏡花”,因為“所有獎學金政策都是法律碩士除外,只有極少數單項獎學金才可以申請,而且獎勵額度都不高,獎勵名額都不多”。
她這樣計算3年的開銷:學費6.6萬元、住宿費4500元、餐費9000元,其他生活日用品開銷按每月50元計算,3年共計1500元,如此加起來,讀完這3年至少8.1萬元。
“沉甸甸的壓力”讓她質疑:“北大,你的學費為什么是天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