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教育均衡,最為關鍵的就是師資力量的均衡。”安徽蕪湖市弋江區南瑞實驗學校校長劉桂林對來校交流的一位農村骨干教師記憶深刻。在第一次公開課上,那位老師竟然因為緊張而說不出話來。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這位老師無論是觀念還是代課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均衡還應該體現在硬件上。”劉桂林告訴記者,南瑞實驗學校成立才3年,但得益于弋江區7000多萬元的投入,硬件很“硬”,這首先在心理上給老師、學生和家長一個均衡的暗示。
條子生,人情債,在劉桂林這里卻不是問題。這得益于蕪湖市的“休克療法”,即除了軍人和突出人才,其他的擇校申請一律擋在門外。劉桂林坦言:“對于關系戶,直接推給教育部門就可以了。”而在其他一些地方,仍然保持5%左右的擇校率。
小升初也讓學生家長鮑瓊糾結過,按照當地劃片就近入學的規定,孩子只能上一所普通高中。但在蕪湖市推動均衡教育后,重點高中的招生指標,將按比例分到各初中,師資流動也更加頻繁,這讓鮑瓊吃了一顆定心丸:一位重點中學的數學老師來兒子班上交流,感覺兒子更熱愛數學了。兩個學期,兒子的成績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對于這個決定,鮑瓊現在甚至有些得意。☆
北京的擇校熱一直“高燒難退”。“課外語數外,琴棋書畫全通,周末趕場補習……”一篇流傳甚廣的網絡帖子《小升初的爹媽們, 你傷不起啊!》,成了北京陳女士和兒子的鮮活寫照。
在兒子眼里,陳女士已經從“天使”變成了成天只會督促做題、做題的“魔鬼”。為了孩子的小升初,兩個月前她辭掉了工作,全身心陪考。眼瞅著孩子在題海中掙扎,陳女士也是滿肚子的無奈,“沒辦法,絕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小升初統一考試的取消,似乎并沒有讓局面變得簡單一些。
為了給小升初降溫,北京在招生錄取環節多次改革,從最初統一考試,到后來漸次推行就近入學,再之后借鑒香港做法,引入電腦派位,如今,形成了劃片分配、電腦派位、推優等多種方式并行的招錄格局。
此外,北京在師資流動方面做了諸多嘗試。以朝陽區為例,為提升中學教育水平,朝陽區與東城區建立對口合作,通過教師跨區輪崗、教育設施共享等形式,開展多層次的校際交流合作。★
(劉裕國、朱磊、董洪亮、徐升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