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又近年末,有人正準備著離開校園,開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有人籌謀著拿好年終獎就跳槽。面對五花八門的招聘信息,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薪酬?社會地位?職業光環?抑或別的什么?
【事件回放】
醫生、教師、律師、會計師這些被老一輩人視為非常光榮的職業,在今天已經不是那么熱門,有些人對自己從事職業的榮譽感變得淡漠。相反的,銷售、金融這些過去被社會認為略顯“浮躁”的職業,正在被很多人追捧。
小楊目前正在緊張地備戰會計師資格考試。單位的老會計曾告訴她,會計是一個單位經濟命脈的管理者,能做會計是一件責任重大、非常光榮的事。小楊私下坦言,自己從事這個職業,從來不是因為覺得做會計很光榮。“對一個女孩子來說,做會計工作穩定,而且也相對輕松。我考會計師就是因為這個。” (來源 桂林日報)
A、評判“拜金”行為 別只用道德這把尺
職業觀念的變化一直發生著,從古至今,工作的變化一直圍繞著我們,原始社會,男性打獵,女性采野果并撫養孩子;到了古代,農民、工匠等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被視為低等階層,而政治、音樂、哲學和美學等智力和文化追求則主要是高等階層的事。
當代的兩個變化影響著工作的變化:一是收入、才干和能力變得比曾經幾乎是決定因素的社會地位更為重要。過去,人們一說到某個人的工作就會想到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如何。現在我們一提到某個人的工作,就會想到他們的收入和能耐。二是工作本身也在發生著變化。工作者和機器的活動整合成了高效的生產。以前的醫生,必須積累很多的經驗和能力,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醫生,往往知識淵博。而那些年紀輕輕就能坐診看病的醫生,也往往是那種從小就特別優秀和聰明的。但是現在,往往脫離了機器的檢測基本上干不了工作,每次看病,和醫生接觸的時間不及與各種檢測儀器接觸的時間多。醫生這個職業的光環自然就褪色了。
任何一個歷史階段,經濟、社會和技術變革都會劇烈地影響著工作者,迫使人們調整和適應這些變化。很多時候人們意識不到這些變化,直到它們產生直接的影響,或者這種變化已經變成了一種現實——如我們可以選擇工作的范圍在變化,工作的薪酬穩定性在變化。以教師為例,以前教師旱澇保收,寒暑假可以休息,現在教師和很多職業一樣也是簽合同的,合同期滿不再續簽的情況并不罕見,而令人羨慕的寒暑假很大程度上也并不任由自己支配。
B、光環的變化折射人們內心需求
光環是什么?從心理學角度去剖析可以理解為人們看重的工作價值。隨著工作的變遷,也隨著人們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進而產生了發展性的需要,人們對于工作看重的部分也在發生變化。在經濟巨大變革導致缺乏安全感的時代,那些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旱澇保收的工作就會具有吸引人的光環,比如公務員等。在看重資歷、看重社會地位、看重外在評價的社會中,那些隨著時間能不斷積累資歷的工作就變得很有光環,比如會計師、律師等。
現在的人們看重工作的什么呢?答案似乎是多元的。一部分人在追求金錢的積累和成功,在這些人的心目中,那些能賺很多錢,能在競爭壓力中獲得成功的工作自然就有了光環,比如金融業和銷售等。但是也有一部分在思考著人的幸福感和生活的意義,因為他們發現隨著金錢的累積,人們享受著物質生活的時候,反而變得更不幸福了。
長期的咨詢個案中,廖麗娟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十年前來找我進行職業心理咨詢的來訪者,很大比例是如何找到高薪的工作,如何追求成功,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困惑掙扎;現在我接觸到的來訪者,有很大比例的人更注重對工作意義的思考,家庭和工作之間的平衡,以及不斷追求一種平靜和幸福的努力。”
人們開始希望能在工作中成長,能更好地控制生活和工作的節奏,更看重家庭和個人時間,也更追求生命的意義感,于是,在這樣的想法和追求的推動下,那些能幫助我們尋找到積極、幸福和有意義的工作就具有了光環,比如志愿者工作等。廖麗娟說:“光環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們追求工作的意義,分析人們對于光環追求的過程,我們看到了一種積極的東西,那就是人們越來越看重工作的意義,越來越看重個人的成長,越來越看重家庭生活和生命的質量,越來越放下外在的所謂光環,如資歷、金錢,而看到了內心對于幸福和平靜的追求。”
C、專家提醒
- 別讓他人的評價左右你的職業認同感
又一輪求職大軍即將從校園走向社會。孫嘉儀提醒說,很多人都會對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滿懷憧憬,但真的走上崗位,卻沒干多久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現實和想象差距太遠,他們沒有自我認同,卻渴望著社會認同。“他們原來的職業‘認同’是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的,他們對職業的理解存在嚴重的誤區。這樣的認同非常脆弱,很快就沒了歸屬感。要知道,一個人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越是理解得透徹,并且感覺這是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那么他的職場耐受性就越好。”想一想你是常對自己說:“我能這樣一直干下去就好了。”還是會問自己:“難道我就要這樣一直干下去嗎?”
- “單一化”讓孩子找不到工作的意義
也有不少家庭條件優越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的意義。曾有年輕的來訪者問廖麗娟:“老師,我爸爸媽媽已經幫我買好房子和車子了,然后我就不知道自己每天工作是為了什么了。看到很多人為了升級奔波,其實我很羨慕,至少他們找到了自己的意義,而我沒有找到。”
廖麗娟坦言,近年來,有著此類困惑的來訪者很多。“他們都在思考工作的意義卻無從尋找。主要是因為在形成工作態度的年齡階段,父母、老師用功課把他們單一化了,結果這些孩子長大以后,發現這樣單一化的追求完全滿足不了他們。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只能從培養成長需要慢慢入手,激發更積極的工作意義。”
◎ 采 訪:朱 砂
◎ 專家支持:廖麗娟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
心理咨詢師考評員
孫嘉儀 知音心理咨詢中心 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