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批90后大學畢業生:工作彰顯個性 迷茫喜歡跳槽

2012年06月14日16:14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畢業生就業 大學畢業生 彰顯個性 大學同學 90后 跳槽 工作經驗 社會課

上就業培訓課時,西安醫學院的學生聽得很入神。

這是一群和“80后”一樣被貼上標簽的年輕人,他們是輿論中“非主流、叛逆、自我”的“90后”,但在他們自己看來,叛逆是因為有性格,自我是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與他們一同成長。今年他們中的第一批人要離開校園踏入社會,直面就業壓力是他們要上的第一堂社會課,他們會怎樣面對呢?

一個月后,全國將有680萬高校畢業生邁出校門,這是歷年來畢業生規模最大的一次。細看一下他們的簡歷就會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生于1990年。

選擇工作彰顯個性

除了要求專業對口

“我喜歡”很重要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2012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680萬人,其中“90后”占據絕大多數。這意味著,在目前現有的社會年齡結構中將增加一個新的年齡段——“90后”。

采訪中記者發現,“90后”在選擇自己的工作時除了要求專業對口外,更注重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點與自己的前輩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出生于1990年4月的李宇航目前在上海一家軟件公司實習,在離單位不遠的地方和幾個同學合租了一套兩居室,屬于他的那一間只有12平方米,為此他每月要支付1100元的房租。李宇航和他的很多同學一樣是獨生子,從小備受家人寵愛。4年前,爸媽從漢中送他到西安上大學,媽媽幫他準備好了所有東西。現在一個人在上海實習,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打理,他這才明白有這么多事要自己準備。李宇航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實習工資是每月3000元。他說:“這些錢并不夠我在上海的日常開銷,但我喜歡這份工作,錢少點我覺得沒關系。”

父母希望他畢業后回西安或者漢中,但也不勉強。“我爸媽比較開明,如果我選擇‘漂’在上海,他們也同意。”對于戶口、編制,李宇航倒不在乎,在他看來,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出生于1990年的李朝陽是西安醫學院視光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談到自己的工作時,她很堅定地說:“我想去眼鏡店工作。”她的同學很多都希望能到醫院工作,李朝陽的想法顯得有些特別。她說:“我不喜歡醫院,學醫也是父母為我選擇的,馬上就要畢業了,我希望工作能由自己做主。我就想到眼鏡店做一名專業配鏡師,不僅專業對口自己也喜歡。”

與當專業配鏡師相比,李朝陽更喜歡導游工作,她一直認為如果當初不是父母執意為她選擇了醫學院,如今她一定是一名優秀導游。正是因為心里一直有個導游夢,因此李朝陽給自己當專業配鏡師的職業規劃只預留了半年時間。她說:“如果半年時間我干不好這份工作,到時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改行學當導游。因為覺得喜歡的工作可以嘗試一下,這樣才對得起自己。”

心理薪資期望偏高

普遍在3000元以上

有的甚至更高

在受訪的十幾位應屆畢業生中,記者發現除了工作要自己喜歡外,大家對薪資的要求普遍在3000元以上,有的甚至更高。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畢業生趙兵兵說:“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我很難養活自己。”據趙兵兵說,3000元以上是他們班同學的集體心理底線,即便這樣的薪資標準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根本不夠生活。

還沒正式畢業,趙兵兵已經找好了工作,就業意向是《貴陽晚報》,對于學新聞的他來說,專業很對口。不過趙兵兵也有不太滿意的地方——薪資有些低,基本工資每月只有1000多元。不過他想得很開:“畢竟還有稿費嘛,一個月再賺1000多元的稿費,也夠3000了吧,在貴陽應該夠用了,再說父母也不指望我賺錢養家,只當是給自己積累經驗了。”

李朝陽的同學李茁對自己的薪資并沒有具體底線,他一直強調薪資應該和他的付出成正比,必須夠他在西安工作的基本生活開支。談及第一份工作的薪資可能不會太高時,李茁覺得現在物價飛漲,畢業生的壓力也很大,如果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塊錢,連租房子的錢都不夠,更別提過日子。他說:“在西安,租個差不多的房子最少得800元,如果沒有2000元工資的話,估計沒法生活吧?”

李茁告訴記者他對薪資的要求是只要自己生活過得下去,工作后可以不再向家里要錢就行。“我希望第一份工作是在醫院,畢竟學醫的去醫院是最好的出路,但我的最終理想是自己創業,我一直希望付出和回報可以成正比。”話不多的李茁對自己的職業有著清晰規劃。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劉是擔任李茁實習醫院的科室負責人,帶過很多醫學院的實習生,他覺得目前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觀念有了一定改變,但還存在一些誤區。學生們總是強調醫院能給他們什么,但幾乎沒考慮過他們能給醫院做出什么貢獻;他們常打聽薪資多少,卻很少詢問能學到什么;他們對薪資有自己的心理價位,卻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實際上,很多年輕醫生雖然起步薪酬不高,但有很大發展空間,隨著他們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劉是說。

職場迷茫喜歡跳槽

企業領導者

“像這樣的人,我絕對不會用”

李群立是學生會干部,大學期間,在很多地方實習過,其中包括一個私人開的小飯館。他說:“我接觸得越多了解社會就越全面,如果餐館服務員這么累的工作都能干好,那以后什么工作都難不倒我。”

李群立給自己的大學同學分了類,他說:“我們同是‘90后’,但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西安本地的學生想做行政類的更多一點,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坐得住;外地學生相對能吃苦,適合競爭激烈的工作;本地學生更注重企業文化,看重企業知名度,而外地學生相對更看重工資收入和發展方向。”

“招聘時,我最看重的是綜合素質高且忠誠的人。”陜西晶明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肖剛對畢業生就業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綜合素質決定了一個人將來工作的寬度和廣度,職場是一個你時刻得學會應對各種各樣突發問題的地方,如果沒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將會難以應對來自各方面的問題,就像做企業,得懂銷售、管理、醫療器械知識,甚至還得懂財務,只有這樣才能在企業發展的每個節點上把準脈搏,踩準步調。

忠誠,是肖剛強調的另一個重點。他說自己曾見過一個求職者,7個月換過4份工作,且每一份工作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像這樣的人,我絕對不會用。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誰,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肖剛說。

頻繁跳槽在如今的職場上已經很常見,7個月換4份工作也許是個極端例子,但受訪的十多名“90后”畢業生幾乎都表達過等工作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跳槽的想法。至于第一份工作會干多久,大部分人認為半年是個節點。

這種做法肖剛很不認同,他覺得一個職場新手進入一家公司,沒有一年的時間絕不可能學到最精髓的東西,通常企業在培養重點人才時,會從老員工里尋找。老員工更了解企業,了解工作,了解自己想干什么。把企業的核心工作交給這樣的人,企業領導最放心。

“就像一個掘井的人,第一次掘井差2米見水他放棄了,第二次差1米又放棄了,第三次差半米還是放棄了,而最后真正挖到水的人,就是那個一直堅持掘井的人。”肖剛希望“90后”的畢業生,在就業時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需要些什么,然后堅持腳踏實地的工作。

步入社會渴求認可

工作后希望自食其力

通過努力得到認可和尊重

面對即將到來的畢業,“90后”的選擇呈更加多樣的形態:考研、出國、考公務員……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貌似忙碌的背后暴露出“90后”在即將離開校園步入社會時的迷茫困境。

學中文的范曉曉在畢業時沒有選擇找工作,而是選擇了考研。范曉曉的家在河南農村,父母靠種地生活,沒有能力為他找工作提供“經濟資助”,所以他努力想考上公費研究生,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我沒想過創業,也沒有資金,找工作的事等研究生畢業之后,更具競爭力后再說吧。”

會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陶是標準的“90后”,她覺得自己在“象牙塔”里呆得太久了,從小到大,家人衡量自己是否優秀的標準就是勤奮、積極、成績好。但是到了社會上并不是這樣。實習經歷告訴她,自己還很欠缺工作經驗,比如和他人溝通的能力,她想立刻融入社會,為自己打算未來。

西安醫學院視光專業的趙曉玲出生于1992年,家在榆林,她說自己的家境不太好,家人希望她以后能留在醫院工作,畢竟穩定一些。這也是她的想法,自從學醫后她從來沒想過改行,眼下最重要事就是實習時好好表現,爭取能留在實習的醫院工作,對于薪水她沒有什么要求,只希望能給她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大學期間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老師們悉心的就業指導,讓趙曉玲對自己的專業前景很看好,她相信自己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干得很出色。“父母已經供我上完大學了,現在開始我想盡快完成自己的角色轉換,工作后我就不能再靠家里了,我希望自食其力并通過努力得到認可和尊重。”趙曉玲說話聲音不大,但語氣很堅定。(文/圖記者 張佳)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