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今日發表署名文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指出,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和薄弱環節,資源總量不足,一些困難地區和困難群體“入園難”問題依然突出。
文章指出,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3年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各地學前教育資源快速增加,財政投入不斷加大,全國幼兒園總數比3年前增加了30%,在園幼兒增加了近40%,“入園難”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文章還指出,由于底子薄、欠賬多,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一是資源總量不足,一些困難地區和困難群體“入園難”問題依然突出;二是資源結構不合理,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的覆蓋率還很低;三是體制機制不完善,隨著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的大幅提高,近幾年硬件建設成就突出,但軟件配備和體制機制建設相對滯后,制約了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文章要求,一是用3年左右時間,以擴大資源為主,首先緩解“入園難”;二是再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繼續擴大資源,加快構建學前教育成本分擔和運行保障機制,實現“上得起”;三是用3到4年的時間,完善體制機制,實現科學保教制度化,到2020年在全國基本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目前第一步的目標已基本實現,正在向第二步邁進,處在爬坡過坎、大范圍突破的關鍵時期,必須加緊謀劃第二步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適時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持續推進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建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長效機制。
文章要求重點解決好困難群體“入園難”問題,重點解決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分散地區、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用工結構變化和人口流動的實際,重點解決好流動人員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的問題。要針對殘疾孩子“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的學前教育特殊需求,努力增加殘疾適齡兒童的入園機會。
大幅度提高公辦幼兒園“廣覆蓋、保基本”的能力。認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園,制定一整套扶持政策,通過政府補貼、購買服務、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等組合方式,支持他們提供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服務。
文章強調,重點是建立學前教育成本分擔和運行保障機制,逐步增加公共財政對教育成本的分擔比例,使幼兒園能夠通過公共財政支持和合理收費,有能力保工資、保安全、保運轉、保發展。
健全學前教育教研網絡,研究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逐步對各類幼兒園教師資質、工資待遇、保教質量及收費等方面進行動態監管。同時,要建立幼兒園基本信息公示制度,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向社會公開幼兒園辦園行為和保教質量等方面的基本信息,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