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媒體曝茅臺暗藏國家機密 奧秘在酒瓶上
最近這幾年的兩會,雖說總是有雷人的代表委員大放厥詞,有不靠譜的媒體只撲花絮,但從整體來說,真話還是多了不少。當然,到底是真話多了,還是原本也有真話,只是因為傳播手段不利而不能面世,這個咱們也就不深究了。這兩天有這么一段話倒確實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是貴州省的副省長慕德貴先生所說。
慕先生的意思是這樣:三公消費一定要控制住,但三公消費高不是茅臺的錯。三公消費和國家的管理體制是連在一起的。國家財政的下撥情況和“跑部錢進”的體制是造成三公消費的根本原因,“管資金分配的官員下來,你讓他自己去餐館吃飯,到了貴州卻讓他喝米酒,那不是得罪人嘛!”
兩會上三公消費成為稍有良知的代表委員們集體炮轟的對象,與此同時,作為三公消費的代表——茅臺酒——也成了眾矢之的。如果在場面上混過您就知道,茅臺被稱為官場酒,而五糧液[35.644.03% 股吧研報]至少在某個時期被尊稱為商場酒。為什么茅臺有如此殊榮,考據的學問我是不懂的,但真正的茅臺酒確實是好東西還是知道的。由于某些關系,雖然我非官場中人,但還是經常能夠喝到真茅臺,確實醬香濃郁、口感醇厚,而且只要不是往死里喝的話,第二天沒什么后遺癥。這些特性自然會得到官場中人的喜愛。當然,老百姓也挺喜愛的,就是真酒不易得。
茅臺的產銷在外行看來頗有些神秘,內行人知道一些內幕,但也不算全知道。江湖傳言,茅臺酒的生產車間與窖藏的庫房都有編號,哪些編號對應哪些機構都是有詳細規定的,比如說供應省部級、軍隊以及更高級的用酒,都出自不同編號的車間與酒窖,其中的奧秘在酒瓶上的那條紅飄帶的標號當中。這事兒不能說得太細,有泄露國家機密的嫌疑。
似乎是說跑題了,但各位看官不要覺得跑題,這種茅臺酒廠的規定與特供,恰恰就是在國家管理體制之下茅臺酒必然要做的事情。要知道,哪怕茅臺酒廠是上市企業,他們依然是國企,要靠著這個體制生存與發展,并且要迎合這個體制的需求來生產與供應。這就是我們商業的現狀:無論你如何做,必然要靠著體制來生存,迎合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慕先生的話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就在于此。茅臺不過是一種酒,它載不動許多體制的愁。楚王好細腰、茅臺價更高,這是整個環境的問題。
這個環境當中兩個因素最為重要。一個是官員的選拔體系,造成官員們只對上級負責,他們要是不討好上級就不能得到提拔,甚至會被邊緣化;另一個就是財權過于集中,使得大家都必須討好掌握分配權力的人。這就像是壟斷一樣,總是會增加交易成本,增加的成本當中就有三公消費的一部分,潤滑劑可能就是茅臺酒。
但我個人覺得慕先生有句話說得不對,他說中國人和人關系的維系有文化的淵源。這話的意思大約就是中國人民比較好客的意思吧。官場往來的三公消費與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其實沒啥關系,基本就是目的性極強的表演唱嘛。要是真的規定每頓飯只能吃多少錢、在什么地方吃、吃完要有證明的話,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就會與官場潛規則涇渭分明了。
總之,關于三公消費就一句話:想管沒有管不了的,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想不想的問題。